对此早有预感,但当这确切的消息摆在眼前时,我依然感到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瞬间蔓延至四肢百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而且,比我预想的,似乎还要更快一些。
我没有时间去感伤,甚至连一丝为那位名义上的荆州之主感到惋惜的情绪都没有。
我的大脑在接收到这个信息的瞬间,便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一般,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景升公一死,荆州的权力平衡瞬间被打破。
蔡瑁、张允这些外戚和本土豪族代表,果然第一时间控制了襄阳内外
——这意味着,他们很可能已经矫诏,或者准备矫诏,立他们属意的、也是蔡瑁外甥的刘琮为继承人。
“公子琦危”——这四个字更是证实了我的判断。作为长子的刘琦,一直被蔡瑁等人视为眼中钉,如今刘表这唯一的庇护伞倒下,他在襄阳的处境可想而知,恐怕已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北使在途”——曹操的动作果然迅速!
恐怕刘表病危的消息早已传到他的耳中,甚至可能在他南下的决策中就已将此考虑在内。
如今刘表一死,曹操的使者恐怕立刻就会赶来,名为吊唁,实为逼降!以蔡瑁、张允等人的心性,面对曹操数十万大军的威压,以及可能获得的高官厚禄,选择献土投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速决”——这是玄镜台给出的最后判断,也是对我最急迫的提醒!
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一旦荆州投降,曹操大军便可长驱直入,不费吹灰之力尽得荆襄九郡的钱粮、人口、以及最重要的——水军!
到那时,我们这支寄身新野的孤军,将彻底失去回旋的余地,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我缓缓站起身,走到灯前,将那张记录着惊天消息的绢帛凑近火焰。
绢帛遇到火苗,迅速蜷曲、变黑,很快便化作一缕青烟,最后只剩下一点点难以分辨的灰烬。
我仔细地将灰烬捻碎,确保不留下任何一丝一毫的痕迹。
情报的价值在于其时效性和保密性。在它完成使命之后,就必须彻底消失。
密室中,再次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灯火,还在不知疲倦地跳动着,将我的身影投射在冰冷的墙壁上,显得异常孤寂,却又异常坚定。
危机,已经如同悬顶之剑,轰然落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