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顺道来新野,拜会主公。”
我与元直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藏着了然。
果然来了!而且是以“顺道拜会”的名义,这既给了他们转圜的余地,也表明了他们的试探之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简雍继续道:“主公对此事颇为重视,但也有些疑虑。
江东与我等素无深交,且与荆州曾有旧怨,不知这鲁肃此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主公想听听二位先生的意见。”
时机正好。
我故作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宪和(简雍字)先生,依我之见,此事非但不是坏事,反倒是天赐良机。”
“哦?子明先生何出此言?”简雍好奇地问道。
我站起身,踱了踱步,语气平和地分析道:
“如今曹操大军压境,荆襄危殆,天下皆知。
江东孙氏,坐拥六郡,与曹操隔江相望,唇亡齿寒之理,孙权岂能不知?鲁肃此人,我亦略有耳闻,乃江东名士,素有远见卓识。
他此番前来,名为探病巡江,实则试探荆州虚实,寻求联合抗曹之可能,亦在情理之中。”
我看向简雍,加重了语气:
“无论其真实目的为何,江东主动派使前来,对我等而言,都是一个打破隔阂、建立联系的绝佳机会。
若能借此与江东结好,乃至达成联合抗曹之盟,则我等北拒强敌,便多了几分胜算。
主公仁德布于四海,正当广交天下英雄。
这鲁肃既然主动前来,我们理应扫榻以待,以礼相迎,探明其来意,再做定夺。”
元直在一旁适时补充道:
“子明所言极是。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即便不能结盟,能借此了解江东内部对我等及曹操之态度,亦是大有裨益。主公只需以诚待之,静观其变即可。”
简雍听了我和元直的分析,脸上的疑虑之色去了大半,连连点头:
“二位先生所言甚是,雍这便去回复主公,就依二位先生之意,好生准备,迎接这位江东来使。”
送走了简雍,密室的门再次关上。
我脸上的平和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丝锐利的光芒。
“元直,”我沉声道,
“接下来的接触,至关重要。鲁肃此人,智谋不凡,绝非等闲之辈。我们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子明放心,”元直眼中闪烁着兴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