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抬起头,看向石秀,声音平静,不带一丝波澜。这是我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越是紧要关头,越要保持冷静。
“绝对可靠。”石秀斩钉截铁地回答,“是我们在曹军中营的‘鱼眼’传出的第一手消息,经由小沛外围的‘飞隼’接力传递,动用了三条备用线路,确认信息一致。从城破到消息送达,前后不过半日。”
半日!从小沛城破,到消息穿越冰天雪地、突破重重封锁,抵达远在彭城的我的手中,仅仅用了半日时间!
我心中暗暗点头。这便是玄镜台存在的意义。在这个信息传递极其缓慢、战报往往滞后数日甚至数十日的时代,能够提前半日、甚至仅仅提前几个时辰掌握关键情报,就可能意味着生与死、胜与败的天壤之别。为了建立这套高效的情报网络,我投入了无数心血、金钱,以及那些甘愿潜伏在黑暗中、随时可能牺牲的探子们的忠诚与勇气。此刻,玄镜台用它的效率,证明了这一切投入的价值。
“曹军动向如何?可有立刻挥师南下的迹象?”我追问。这是当前最关键的问题。
“初步回报,曹军主力仍在小沛城内及周边进行肃清和整顿,并未见大规模调动迹象。但已有小股斥候向南渗透,活动范围有所扩大。”石秀条理清晰地汇报,“曹操本人似乎正在处理吕布、陈宫等降将,具体处置方式尚不明朗。”
我微微颔首,心中快速分析。曹操刚打下硬仗,需要时间消化战果,稳定后方,处理降兵降将,这是情理之中。但他绝不会就此止步。小沛已是囊中之物,整个徐州的北部和东部已尽归其手。下一步,兵锋所指,舍我彭城其谁?
这短暂的平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压抑的宁静。
“立刻,”我下达指令,声音斩钉截铁,“将此情报以我军探子的最高等级密报,通报主公、军师(简雍)以及云长、翼德两位将军!同时,玄镜台所有力量,将监控重心立刻从下邳城内转向曹军主力大营!严密监视其兵力集结、粮草转运、将领调动、斥候动向!任何风吹草动,无论大小,即刻上报!不得有误!”
“喏!”石秀领命。
“另外……”我顿了顿,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一个念头如同暗流般涌上心头,“……密切关注曹操对吕布及其家眷的处置,尤其是……那位貂蝉姑娘。若有任何消息,第一时间单独密报于我。”
“属下明白。”石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但并未多问,再次躬身应诺,然后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将寒风和凝重的气氛留在了书房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