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翰逊大笑:“陈,你果然和别的中国商人不一样。成交!”
送走外商后,陈宇收到了省科委的通知:“星火计划”评审会提前召开,他被列为重点答辩人。
林春芳在办公室里转着评审材料:“你真的要在会上提‘民营企业技术入股’?这太超前了,万一领导不认可……”
“必须提。”陈宇翻看着自己准备的PPT——这是他托人从深圳买的投影仪,全中国没几台,“春芳,你知道为什么国营厂留不住人才?因为技术是国家的,不是个人的。如果我们能让科研人员以技术入股,以后全中国的专家都会往咱们厂跑。”
林春芳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帮他整理了一下领带:“小心驶得万年船。”
评审会当天,陈宇的PPT震惊了全场。
“各位领导,这是我们厂的技术骨干持股方案。”他用激光笔指着屏幕上的股权结构图,“林春芳工程师以防水面料技术入股,占股3%,这意味着她每年能拿到至少五万元分红——这是她在国营厂工作二十年都赚不到的钱。”
台下炸开了锅。有人皱眉,有人点头,一位老教授突然提问:“小陈,你这是在搞私有制啊!”
“不,这是按劳分配的创新形式。”陈宇早有准备,“技术也是劳动的一种,而且是更高级的劳动。我们让技术参与分红,正是为了鼓励更多人投身科研,这符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
会议室里响起了掌声,陈宇看见省科委主任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值得借鉴”四个字。最终,新星厂不仅拿到了“星火计划”的二十万元科研经费,还被列为“民营科技企业试点单位”——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实行技术入股。
**从省里回来的路上,张老虎突然说:“小子,我想明白了,你之前说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不是就是让人人都把厂子当自己家?”
“差不多。”陈宇望着车窗外飞驰的稻田,1983年的秋天比往年更暖和些,“虎哥,你看这公路上的卡车,五年前都是国营厂的,现在呢?个体户的车占了一半。时代变了,咱们的脑子也要变。”
张老虎沉默许久,突然掏出一张纸:“这是我的入股申请书。你说的对,与其给你打工,不如做股东。”
陈宇接过申请书,看见出资额一栏写着“二十万元”——这是张老虎全部的积蓄。他抬头看向对方,一向油滑的地头蛇此刻眼神坚定:“我跟你赌一把,赌咱们能做出全中国最牛的纺织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