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当说到如果人不分贵贱,要如何论对错,财富如何分配之时,姜安饶所说的又让荀子深思。
人人平等,律法面前亦是人人平等。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荀子听完这两句,思考了许久,最后问:
“是因秦律法度,墨家才深植秦国,鼎力襄助的吗?”
姜安饶摇头:
“如今的秦律还不完善,甚至某些地方太过苛刻。不过乱世用重典,希望日后可以有所调整。
但秦依法治国,起码做到上述几点,日后就或有可为。
凡事总要一步步来,无可能一步至大同。”
……
不论姜安饶与荀子这一次说了什么,这次相会因为有邹衍调节气氛,还算愉快,邹衍与荀子的名声比姜安饶更盛,所以在听说他们二人也到了大梁之后,更多邀请送到了墨家的行馆。
姜安饶其实心底里不耐烦这种聚会,但是终究有些场合不能避免。
就比如信陵君的邀约,邹衍荀况都要接下的,姜安饶当然也要接。
信陵君是魏安厘王同父异母的弟弟,算是魏国的实权人物,封君之后也广收门客,先前姜安饶刚到大梁之时,他已经邀请过姜安饶,此时邀请邹衍荀况,又邀请了姜安饶一次。
除了这些人,信陵君还邀请了魏国的重臣,有名的比如相国魏齐,正受魏王恩宠的龙阳君;还请来了本是秦国使臣的王稽;除此之外,还有一人是与邹衍等人前后脚到达大梁的,就是刚从燕国返回赵国不不久的公孙龙。
信陵君意气风发,引领诸人入内时谈吐爽朗豪迈。他显然是做过功课的,逢人总能说出些对方的理论以及对方的主张,然后称赞几句,让人觉得他十分推崇自己。
不论其人如何,但看这手段,确实可称一方能人。
王稽同姜安饶认识,虽然到了大梁之后便各行其事,但这时又见到,自然少不了说上几句话,姜安饶也试探问,这些日子可有收获。
王稽笑着摇头,但是称赞了下姜安饶头几次辩会十分出色,也算是商业互吹一波。
之后分开落座,王稽虽然是秦国使者,但毕竟官位不高,此时座位位次还不及姜安饶高。不过他本人能参加这样的盛会还挺高兴的,并没有觉得被怠慢。
众人纷纷落座,信陵君主办的聚会,当然不会纯粹坐着论道,点心酒水都有供给,宾客并没到齐的时候,大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