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桨的性能直接影响核潜艇的推进效率和静音效果。
从理论上来说,一种优秀的螺旋桨材料,需要具备高强度,以承受高速旋转和海水冲击产生的巨大应力。
同时,还要加工出复杂的曲面来优化流体动力学性能。”
话落,苏羡予想了想,毕竟要考虑到现在的工艺水平。
“这就涉及到高精度的加工设备,能够精确控制加工精度,比如在多少精度级别,才能确保螺旋桨的高校运行。”
闻言,其余人纷纷讨论起来,现有材料中药符合这些特性的。
一个带着老花眼镜的女性研究员出声道:“我觉得镍基合金可以考虑,它强度本身就高,而且耐腐蚀性也不错,在海水中能保证一定点的使用寿命。
就是不知道加工复杂曲面时,能不能达到那么高的精度。”
听到苏奶奶提到的合金,苏羡予倒是觉得有几分可行,其余人也纷纷表示可以优先进行尝试。
只不过对于精度方面,所有人一时之间众说纷纭。
“精度应该控制在多少?”
“我觉得应该是毫米吧?毕竟原理大家都清楚,要提升推进效率。”
“还需要降低噪音,叶片精度不够的话,各部分耳朵受力也就不均匀。”
“此外还有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多少精度能保持呢?”
众人议论纷纷,各种精度级别都说了出来,但最终确定还需要考虑。
苏羡予自然也听到了他们的讨论,思考半晌出声道:“我建议在毫米级别选择,尽量在0.07毫米和0.3毫米之间。”
苏羡予给出了一个大概,毕竟没有实操过,现在只能根据现有知识给出一个范围。
其他的还需要他们慢慢去推进,但能根据一些特性排除掉一些材料更好。
至于导弹发射筒的问题,关键在于耐压性与气密性,这种他们也都考虑到,但她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种涂层供选择。
“至于涂层问题,说实话我也没想到有这么多种结果,但有一个较为冷门的原理,某些物质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会发生分子结构变化。
这种变化可能影响涂层与发射筒内壁的结合力,以及涂层自身的稳定性。
你们可以依照这个原理,对上千种结果进行初步筛选,剩下的再进行试验,测试它们在模拟深海环境下的耐压和气密性能。”
研究员们听着苏羡予的引导,思路逐渐开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