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因为对方大自己16岁,也因为从小到大,李泽耀对他向来宠溺,同时也很严厉。
“林林,回来了就好好陪陪爸爸妈妈,你那个工作不要也罢,咱们家又不缺你挣钱。”李父说道。
“爸,喜庆的日子,别提这个,一会儿我和小林给你喝两杯。”
李泽耀赶紧打断李父,怕一会儿又跟弟弟吵起来。
李家人因为李泽林的回归,这个新年过得格外热闹。
八天假期,一眨眼就过去了。
上班第一天,陈瑜就开始忙起来,因为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陈瑜需要做一个台账,把涉及缅北诈骗人员名单都列出来。
光打电话是没用的,还要走访排查,到该人员户籍所在地,邻居亲戚都问一遍,排除嫌疑了就可以划掉。
陈瑜看了一眼名单,四百多个人,还要一个月之内排查完。
陈瑜觉得每一回下发的工作任务都在刷新自己的认知。
蟠乡六个村,都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和平原地区不同,大山里的人家,都是散落在各处的,有在山顶上的,半山腰的,山底下的,还有在山林子里的。
陈瑜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跟着主任走访一家贫困户,那户人家就坐落在一个山顶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房子后边就是悬崖。
要不是门口停着一辆摩托车,房子边上有猪、牛、羊等家畜,陈瑜还以为这是哪个世外高人在这里隐居。
现在陈瑜要和同事排查这四百来号人。
工作肯定先从最容易的着手,陈瑜跟同事坐着公车先从临近村排查起。
这过程必须要找一个村委会的人陪同,因为多数村子是少数民族居住村,一些人甚至连西南官话都听不懂。
只能靠村委会里懂少数民族语言的人帮忙翻译。
连续走了一个多星期,最终才只排查了四十个人,没办法,山路崎岖,住的又分散,陈瑜办公室就三个人,只能坐公车慢慢排查。
“老人家,谢永贵是你儿子吗?”
“是的,”
“你知道他在哪里打工吗?”
“不知道,出去十几年了,从来没回来过。”
“给家里打过电话没有?”
“没有。”
“你的儿子郭海平是什么时候出去打工的?”
“没有打工,出去放牛就打落了。”
“他当时几岁?”
“十六七岁,记不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