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洞穴深度不足半米,只能堪堪容一个人坐进去,也有的洞穴内部有通道,还分不同墓室,里面甚至填入了棺材。
亲身上崖探穴的,约有二百人,三分之一是张启山的属下,剩下一百多人来自于其他六家。之所以不是八家,因为黑背老六在名义上虽然作为一门参与计划,实际上在那时已经故去。齐家也不像其他各家,能搜罗出一大批外戚和伙计,因此主要是顾问的性质。
队伍由于出身背景,利益行事都差异极大,相互接触多了,摩擦便越不可避免,但太过分散又会失了凑齐这些人数的意义。张日山在前期计划过程中就对此十分发愁,最终定了将全员分成两路的方针。
左路一半张家人,加上红家外戚和李家人,右路是张家另一半人和平下三门。两路人分别从山崖的两端开始探穴,逐渐向中段合拢。内部具体探索的小片区域又再做分割,让张家人隔在其他各家的区域中间,方便监看各家的情况,也避免各家之间因为区域太近发生冲突。
这次行动“组织”的目的很明确,是为取得帛书、竹简、绢文、古籍等文字资料而来。因此无论哪家人,摸到上述物件都必须上缴,送到一山之隔的后方营地统一鉴定分类。其中一些明显不包含重要信息的古籍可以返还探得的家族。至于其他各类陪葬品,则是先到先得,以激励各家继续探索洞穴。
由于行动从事前准备到开始后的物资均由“组织”负责提供,各家只出人力并无其他成本,又能持续获益,可谓稳赚不赔,所以对张家定下的为数不多几条规则都较为配合。毕竟若被发现摸出古籍不上缴,折断了手撵出去事小,失去了长期继续获利的机会才是大事。
事实上,对“组织”来说,比起私藏古籍,更麻烦的是有人觉着寻得古籍无法获利,索性不从洞中拿出来。所以早在长沙聚会之后,张启山就已经旁敲侧击,将所寻秘密有关长生之事透给了九门人。而张启山手下也确有不止一个几十年外观丝毫不变的人,这让很多人都相信他所言非虚,在某种程度上,寻得秘密本身,就有了远超物质奖励的巨大吸引力。
崖壁上的工作顺利展开后,九门各当家,除了没有本职工作的陈皮,其余人都陆续出山。之后数个月,甚至半年以上才会进山一次。而作为行动领头人的张起灵,则一直留在现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起灵当然不属于任何一家,但帐篷的位置是和右路张启山的族人一起。相隔一段距离,是平下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