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些人知道进货的底价儿。
\n
自己要是想卖出去,就得找不知道的进价儿的,例如学生,晓月可不会天真的认为买随身听就是为了学英语,十五六的学生,正是对这类电子产品最喜欢的时候,就如后世的手机一样,都想拥有一台,不是为了学英语,而是为了听歌,听港台过来的流行歌曲,对于这年纪的学生来说,娱乐总比枯燥的学习更有吸引力。
\n
而有意向买随身听的,大都会去书店,所以,自己根本就找错了地儿,而书店也并不远,就在前面拐角,其实,这条街之所以这么多音像店也是因为这个书店 ,毕竟书店总有学生,而学生是正是音像店的主要客源。
\n
走到长街尽头就看见了那个书店,把着街角,整整三层,颇具规模,各类书籍教辅,在这儿几乎都能买到,而这个书店,也成了这一带的标识建筑,即便三十年后,提起这边依然会说书店的名字。
\n
但三十年后,这个曾经火爆到人人皆知的书店,已经门庭冷落,即便仍然撑着没关,但也极少有人光顾,一楼甚至改成了书吧。
\n
三十年后是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手机,各种阅读app ,只要点开,什么书都能看,不想看的还可以听,互联网手机改变了人们传承上千年的阅读习惯,也使的纸媒彻底没落,这是科技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谁也无法阻止。
\n
晓月在心里感叹着,进了书店,卖音像制品的在一层,只占了一楼一个小厅,厅虽小,客人却不少,尤其卖随身听的那个柜台外围了好几个学生,正在哪儿看柜台里陈列的随身听。
\n
晓月也凑过去看了看,柜台里还真有自己书包里的牌子,标价是980,晓月暗暗腹诽那个瘦老板满嘴跑火车,还告诉自己商场都卖一千多。
\n
晓月看好了价格就开始观察旁边的几个学生,竟然发现有两个穿着一中校服的,在星期日不上学的时候还穿校服的,大概也只有一中的学生了。
\n
毕竟人家这一身校服就是最好的名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