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荣耀。所以,夏竦在战后怎么可能还会从任福身上找到韩琦的那道将令?他甚至都有可能连任福的一根毛都找不到!
除了以上的原因之外,好水川之战之所以在正统的史料里没让韩琦背锅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因素。韩琦后来位列大宋的宰相,宋英宗和宋神宗父子俩更是因为韩琦对英宗皇帝的拥戴之功而将其奉为天大的恩人,对于这样的一个人其人生怎能拥有如此巨大的污点呢?为尊者讳——这自古以来就是儒家的传统美德!令人恶心呕吐的美德!懦夫半推半就但最后还是坦然受之的美德!
事实证明,李元昊在战前所宣称的攻打渭州只是他在比战里所释放出来的一个烟幕弹,而韩琦这个战场上的菜鸟终究还是被久历战阵的李元昊给玩得不知东西南北。战后,韩琦虽然很快就上表请罪,其言辞更是发自肺腑般地深自愧责,但真正让他感受到锥心之痛的事还得是他在战前所紧急招募的那将近一万人的本地乡勇的家属在战后对他的一番公开责问。
好水川之战,宋朝的西北禁军战死近一万人,另一半阵亡的那一万人正是韩琦在泾原路所招募的当地义勇这些人。战后,这些义勇的家属披麻戴孝哭作一团,一些老人更是直接拉住韩琦的衣襟泣不成声地哭诉道:“韩大人,我儿随你出征,你回来了,我儿又在哪里啊?”
面对此情此景,韩琦愧色难当却也无言以对,只能是情难自制地任由自己的两行男儿泪在面颊上滚滚而流。或许有人会觉得战争本就有伤亡,这些人如此责问韩琦显得很是无理取闹,可韩琦如果真的是个聪明人就应该知道他确实应该承受这般责难。身为主帅,打赢了功劳属于我,打败了责任在下属,韩琦再怎么说也还不至于如此的厚颜无耻。再者说,是他亲自将设伏的地点选在了羊牧隆城,而宋军也正是在这里被歼灭殆尽,这其中他应该罪责几何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夏竦可以不要脸,但他韩琦还没那么无耻——那是两万条人命啊!
韩琦的痛苦所衬托出的当然是李元昊的志得意满。击杀宋军近两万人,泾原路的宋军名将几乎被杀殆尽,这一战李元昊取得了比延州之战更大的成果。诚然,两万宋军英勇战死同样也让西夏人损失惨重,其死伤的人数甚至远超宋军,但这一战无论怎么说都是西夏胜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胜利之后的李元昊却是表现得相当理智,他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下令撤军回国。宋军损失如此之大,陕西各路的宋军得知此事后定然是怒不可遏并誓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