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41年二月初,身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的韩琦正在其所主管的泾原路内例行巡边,走在赶往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的路上,韩琦得到了一份紧急军情:李元昊亲率十余万大军已经翻越西夏境内的天都山进入宋朝境内并扬言要一路南下直取泾原路的首府渭州!
闻言,韩琦立即策马疾驰数百里于二月十日这天赶到了位于宋夏边境线上的镇戎军。韩琦为何要赶往这里?因为这里是宋军在泾原路上阻击西夏入侵的一个重要军事据点和堡垒,而且镇戎军城里几乎有泾原路一半的兵马。渭州城的地理位置在镇戎军的西南方向,如此说来韩琦急忙赶往镇戎军应该就是准备亲自指挥城内的守军出城于半途阻截李元昊,他的一切所为看起来都是为了不让李元昊靠近渭州半步,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除了地理位置相隔甚远之外,镇戎军和渭州之间还隔着一座呈南北纵向走势的六盘山,镇戎军在六盘山以东,渭州则位于此六盘山以西。换言之,李元昊的大军根本就不会从镇戎军经过,而是直接越过边境直扑渭州。如果韩琦此时让镇戎军出城再又翻越六盘山前去阻截李元昊,宋军很有可能面临的局面就是西夏军队已经一路南下并将他们远远地给抛在了后面,另一种局面就是宋军正好堵在了西夏军队的前进通道上。假如是前者,宋军倘若要追击很有可能被机动力远胜过他们的西夏军队返身团灭,如果是后者,双方摆开阵势一决雌雄,那么落败的还是宋军,毕竟李元昊这一次又是带出了十万大军,韩琦很有可能成为另一个刘平。
有基于此,韩琦的应对策略就是直接把李元昊的大军放进来,宋军要做的就是在渭州坚壁固守,而镇戎军里的宋军所担负的任务就是出敌身后。具体来说就是,等到李元昊在渭州城下与宋军杀得精疲力尽之时,宋军作为生力军突然出现在西夏人的身后,然后再配合渭州的守军一道对西夏军队进行两面夹攻。或者,待到李元昊久攻不下且粮草耗尽并下令撤军之时,宋军在其归路设伏对其予以毁灭性打击。总之,在这场大战打响之前,镇戎军里的宋军不得暴露行踪,他们的任务就是保持静默状态静待战场的态势出现有利于宋军之时再突然杀出。
很明显,韩琦这一招还是之前的老套路,那就是从西夏人的背后捅一刀子,然后再两面夹攻。为此,韩琦任命环庆路副部署任福统领镇戎军里的所有兵卒尽数出城,然后又将临时募集而来的一万八千人的义勇交予任福一并统领,如此一来宋军的规模就达到了两万余人。同时,韩琦还将泾原路的几乎所有知名战将都交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