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只能是无语。
既然你们宋朝的人原来都是一群废物,那我李元昊也就不再跟你们客气了。眼瞅着夏守赟迟迟都按兵不动,李元昊在这年的五月再次将兵锋直指陕西四路中防守最薄弱、同时也是不久前曾被他所轻易打穿的鄜延路。这时候范仲淹还没到陕西赴任,此时的延州知州是火线被调来给范雍补锅的赵振。
李元昊选中的攻击目标是边境线上的塞门寨,这是一个距离延州约三百里的军寨,守寨的宋军只有几百人,而李元昊不但征集了缘边的部族武装,他自己还亲自御驾亲征率领数万西夏军队去攻打塞门寨。守寨的宋军急忙向延州城里的赵振请求支援,赵振也立马发兵实施救援,为了不再重复上次延州之战的悲剧,赵振这次派出去的人马多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整整一个连(百余人)!
是不是很想痛扁赵振一顿?可是,如果你是赵振你会怎么做?集结延州城里的不足万人的军队一起去救塞门寨?抑或是命令鄜延路各地的守军一起去救援?这两种无论是哪一种都将只有一种结局,那就是重复上次延州之战的悲剧,或者李元昊可以在塞门寨以逸待劳,宋军来多少他就收多少,反正你鄜延路就这么点人。如果鄜延路的宋军是集结之后倾巢而出,那么李元昊的军队则可以依靠其远胜于宋军的机动性将宋军在茫茫的西北大地上溜得晕头转向,然后再于旷野之中将疲惫不堪的宋军聚而歼之。
反之,如果你赵振对此置之不理,那么塞门寨也就难逃人寨俱焚的厄运,除非此时的赵振手里能够有一支至少五六千人的全骑兵军团或是诸如静塞骑兵那样的一支重装骑兵,可对赵振来说这是在白日做梦。
如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赵振为何只派出去了一百人的救援部队。这明显是肉包子打狗,可他不得不这样做,因为如果不这样他就会落下见死不救的罪名。他是武将,不是范雍那样的文官,这个罪名一旦坐实足以砍了他的脑袋,他其实又岂能不知道这一百人的结局就是个送死呢?可除此之外,他别无选择。果不其然,这一百来人被数万西夏人轻易地吃进了嘴里——这不是肉,而是活生生的一百来条性命,可他们就这样毫无意义地牺牲了。可是,这个罪责和骂名真的就应该全部由赵振一人去承担吗?
塞门寨以及守寨的千余宋军最后的命运也不难猜想,在经历了一番惨烈的血战之后,包括寨主高延德和兵马都监王继元在内,这些宁死不降的宋军最后全军覆没。
拿下了塞门寨,李元昊乘势率军围攻另一个宋军的军寨安远寨,不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