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了夫人又折兵,本来先前还可以继续留在京城的他也因此而被赶出了京城,他被责降为太常卿、知密州。临行前,已经六十四岁的李老夫子不无感慨地对人说道:“真是没想到吕夷简竟然是这样的人,我本以为我和他可以像姚崇和宋璟那样和睦相处,没想到他竟然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时刻欲除之而后快!”
至此,这一场宋朝顶级官场的权力争斗硝烟散尽。吕夷简让庞籍为他充当了一回打手兼炮灰,而他自己则是成功地除去了李迪这样的一个妨碍他独断行事的挡路之人。看上去吕夷简实为又一个奸相,但细看这一系列事件就不难发现一个事实:不是吕夷简处心积虑想要制造事端,而是范讽和李迪自己主动找抽,如果要说吕夷简奸诈着实有些不妥,但要说他阴险却受之无愧。不过,话又说回来,能混到这种级别且坐稳屁股下面那把椅子的人又有几个是纯洁的道德君子呢?
随着李迪的罢相,吕夷简是不是就可以从此独霸中书省了呢?哼哼,可笑!赵祯可不糊涂,防止宰相专权可是宋朝太祖和太宗皇帝留下的祖训,赵祯当然也不傻,而填补李迪这个空缺的人让吕夷简着实有些哭笑不得——王曾!
王曾是谁?他可是吕夷简的老上级,而且王曾之前还不惜冒着得罪刘娥的风险极力举荐吕夷简出任宰相。对吕夷简来说,王曾不单是他的老上级,更是他的大恩人。连丁谓那种人都知道感恩,他在寇准没有公开侮辱他之前一直都对寇准是毕恭毕敬,那么吕夷简能是那种比丁谓还要没良心的人吗?
吕夷简对于赵祯的这个人事安排只能是苦笑,看来他想在中书省说一不二还真的是难如登天,赵普的人生经历看来是很难被复制了。
最后还是来看一下宋朝新一届的两府人员名单:中书省方面,首相吕夷简,次相王曾,给事中蔡齐、翰林学士承旨盛度升任为参知政事。枢密院方面:原参知政事王随、枢密副使李谘并知枢密院事,原参知政事宋绶改为枢密副使,枢密副使王德用、御史中丞韩亿同知枢密院事。
李迪走了,王曾又回来了,但吕夷简现在可是首相,他曾经的老前辈和老上级王曾如今反而成了他的下手。
升任首相固然让吕夷简感到欣喜,但还没等他高兴得太久,他的噩梦甚至是梦魇就降临了,而这也是北宋的一个噩梦和梦魇——北宋的党争由此而发端。然而,无比讽刺的是,导致这一切发生的人竟然是整个两宋最为被后世所敬仰的人,其本人也是时刻以君子之道要求自己(也同时以此要求别人)的一位品行高洁的道德君子。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