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心甘情愿为李元昊卖命的宋朝书生。
做完了这些是不是就可以正式建国称帝了呢?不急,虽然李元昊算不得是一个性情沉稳的人,但他也还不至于那么猴急地向宋朝公然挑衅。他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剃发令之后,他接下来所做的一件大事便是“易服”。
李元昊规定:文官必须要幞头(fú tóu) ,也就是戴官帽,不能像以前那样披散着头发,而且各级官员上朝时必须要着靴并像宋朝官员那样手持笏板,至于衣服的颜色则统一为紫色。
相比之下,武将的冠服就复杂了一点。他们的帽子是金帖纸冠或银帖纸冠和黑漆冠,武将职位的高低可以通过冠冕上的装饰来分辨,也可以通过衣服的颜色来加以分辨,相比文官统一着紫色官服,武将的衣服颜色则分为红色和紫色两种,而且都必须得扎腰带。上述规定是专门为高级武将制定的,低级武将看上去就逊了很多,因为李元昊没给他们发帽子,只能是秃头。上朝时武将的手里不持笏板,而是自己喜欢或称手的兵器,但这玩意儿不能是大刀长枪之类的杀伤性很强的武器,要不然这些人当堂作乱可就不好办了。也不知道为什么,李元昊还为这些武将规定了便装的着装要求:着紫衣,扎腰带。
官员们如此,平民百姓也别想跑得了,而平民百姓的衣服只能是青色和绿色两种,至于是否戴帽、是否穿鞋子、是否有腰带扎就完全看个人是否有无。
李元昊的出生日期如果没有错的话,那么他是一个妥妥的太阳双子座,但以上规定让人不得不去怀疑他有很深的处女座特质。莫非他的上升星座是处女座?
以上这些便是时年三十岁的李元昊继位不到半年所做出的成绩:改名、剃发、易服,建立行政官僚体系。这些事从字面上看起来好像无足轻重,但当这一系列政策颁布并严格执行下去之后,一个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建立起来的、具备完整国家体系的种群就此出现在了宋朝的西北边疆。最让宋朝感到不寒而栗的是,这个眼下还不是一个国家的国家就像它的大头领李元昊一样:野心勃勃、饥渴难耐且强悍、嗜血又好战。
不过,此时的李元昊仍是一个极其理智的人,他并没有在这个时候选择把他的刀尖指向宋朝,而是指向了他后方除了回鹘人之外的另一个强大的敌人——吐蕃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记得曹玮的三都谷之战吗?此战过后,吐蕃的赞普唃厮啰趁着李立遵兵败势危逃离了其掌控,然后在温逋奇的支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