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胤将澶州知州兼左骁卫大将军杜审肇直接罢免并让他滚回老家反省,而这个杜大将军的副手——澶州通判兼司封郎中姚恕却被赵匡胤要了小命,而且是身着官服以祭天的方式被拉到黄河边被当场斩首处死,死后他的尸体还被扔进了泛滥的黄河让其以身赎罪。
这里顺便说一下赵匡胤为后世帝王所立下的不杀文人士大夫的所谓祖制,这个说法没有实物为其明证,只是传言,而它很有可能是某些不要脸的文人士大夫自己给自己加的戏码。身为一州通判(副市长级别)的姚恕是不是文人?是不是文官?他是不是被官方定罪并处死的?
我们再来看看宋朝前两任皇帝下令处死的文官。先来看赵匡胤时期被处死的文官的不完全统计名单:光禄少卿郭玘、监察御史杨士达、监察御史闾丘舜卿、太子洗马王元吉、殿中侍御史张穆、右拾遗马适、太子中舍胡德冲、太子中允李仁友、太子中允郭思齐、右赞善大夫孔璘。
再来看太宗朝时期被处死的文官的不完全统计名单:侍御史赵承嗣、监察御史张白、秘书丞陆坦、戎城县主簿田辩、监察御史祖吉、秘书丞张枢、中书令史李知古。这些人里面有好几个都死得极其痛苦和惨烈——乱棍打死。
是不是很打脸?
回过头我们再来说死后被抛尸黄河的姚恕。是不是觉得赵匡胤对待澶州的正副主官尤其是副手姚恕狠了点?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这两个人的身份。这个杜审肇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大宋王朝前两任皇帝的亲舅舅,这下知道他为啥没死了吧?这个姚恕其实也不是一般人,他是大宋未来的皇帝、此时的开封府尹赵光义的前王府幕僚。
看出点啥没?赵匡胤给他舅舅留了性命和颜面,但却一点也没有给他的弟弟赵光义留情面,处死姚恕而且死后还抛尸黄河无疑就是在打赵光义的脸,还是狠狠地打脸。这幕后的人是谁?是谁建议赵匡胤如此惩处姚恕的?这个问题我们暂且不说,因为这涉及到了第三个问题:党争。
这次黄河的决口让赵匡胤动用了军队的力量,他命令颍州团练使曹翰以及濮州刺史安守忠带兵前去堵塞决口。大冬天里去堵截黄河的决口,想想这事都觉得刺骨,可这又有什么办法?总不能让黄河再来一次改道或者再让黄河再生出了一条分流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半年之后的公元972年5月,澶州境内的黄河再次决口,这一次是在濮阴县,而且恰逢雨季。赵匡胤为此而忧心不已,他再次派出抗洪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