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谁知道输过头了,暴躁之下一手押了个重注但却还是输了,于是心态失衡继而想要翻本,那就只能是下更大的赌注,可如果又输了呢?
换做其他人估计很有可能就是要来一场终极决战——孤注一掷。具体到赵匡胤身上就是不计生死拿下太原城,哪怕是辽国人来了也要干到底。如果赵匡胤是冉闵、是李从珂或者石重贵,又或者是杨广,那这些人肯定会这样干,那么结局呢?他们可能会胜利,可能会拿下太原城甚至是打败辽国人,可这样的后果是什么?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到了那个时候,宋朝的军力自然是元气大伤,而辽国人遭此大败肯定会报复,搞不好会来一场举国征伐,要跟宋朝一决雌雄。要命的是,在宋朝的南方还有一个军事实力不可小觑的南唐。如果历史真是这样,恐怕宋朝的命运就很难说了,说不准赵匡胤就会成为又一个冉闵、李从珂、石重贵或者杨广。在这之后,天下继续大乱, 继续重复五代十国的命运,辽国人继续横行霸道在汉人以及汉人皇帝的头上拉屎撒尿。
赵匡胤毕竟是赵匡胤,他不是冉闵、不是李从珂、不是石重贵,更不是杨广。在自己输红了眼的时候,他凭借自己超强的心性和非同常人的情绪调控能力把自己从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这不但拯救了他自己,也拯救了整个宋朝。
能够在暴怒之时把自己从情绪失控的悬崖边上拉回来,这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也正是一个人能够成功的要素之一。放置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暴怒之下意欲寻求报复或反击,这种情况和遭遇屡见不鲜,但能够征服自己的情绪和欲望却并非是人人都能够做到。凡人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称之为人杰,而作为手握无数人生杀大权的皇帝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更是难能可贵。
虽然这一次没有攻下北汉,可赵匡胤真的很沮丧吗?未必!现在的北汉也就剩最后一口气了,他已经被打残了,而且如赵普所言,北汉现在继续充当着宋朝和辽国的战略缓冲国角色,它隔开着宋辽这两个迟早要火拼的大国,这让赵匡胤可以继续去执行他的“先南后北”的国策。相对来说,此战他在硬实力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反而是通过这一战再一次地磨砺了他的军队和他的心志,这其实也是一种巨大的收获。
喜欢北宋帝国兴亡史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北宋帝国兴亡史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