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弓射箭,箭矢挟持着流火升空,以灼烈之势击中烟火的引信,煞那间天空绽放出绚丽的火花。
众人皆起身叩首,“恭祝吾皇福寿延年,松鹤常青!”
皇帝笑道,“众卿免礼,入座。”
“谢皇上!”
火树银花淡去,列位臣工重新落座,侍女们鱼贯而出,继续去端美馔好酒,丝竹管乐悠然齐奏,乐声昂扬天际。
首先献礼的是太师方化,他作为当今圣上的老师,在座的人里,就属他年岁最大了。
他送给皇帝的是一幅亲笔所书的字画,便是皇帝最喜爱的《管子·七臣七主》中的名句:上好本,则端正之士在前;上好利,则毁誉之士在侧。
林放逸看到这幅字画,着实感到惊喜!
林知献上的贺礼是一本手抄经书。
近来皇后心绪不宁,林知便每日抽空去佛堂里为她抄经书。一日被皇帝发现了,便管他也讨要一份经书,林知诚心诚意誊录了几遍,才命人寻来梁州的宣旨,端端正正地抄写了下来。
林放逸连赞几声“好”,嘴角始终挂着笑。
众人亦是对这两样贺礼赞不绝口,太师推心置腹,太子贤孝有节。
“武安将军,白玉观音像一座。”
“蔡国公,南红玛瑙一串。”
“翰林院掌院学士严孝,文房四宝一副。”
“天机阁月仑,星月菩提一串。”
“……”
风朝臣子的贺礼念完后,太监合上礼单,道,“北狄使臣柯和呼,特请皇上准许北狄仪仗队进殿贺寿。”
皇帝向来会成人之美,且北狄此番前来有投诚之意,如此俯首称臣,他自然无不应允。
北狄的仪仗队共八人,他们得到准许后,立刻施了个大礼叩谢。
奏乐准备就绪,倏地一声“哐当”声响,大殿中央几人便又跑又跳地蹦跶了起来。发出声音的好像是他们身上的衣服,时而是靡靡之音,时而是悠扬之音,转换自如,精彩异常。
众人闻之俱是沉醉其中。
他们不是很懂北狄的风土人情,但神奇的是,众人皆从这八个人组成的仪仗队表演中看到了宿命感。
我到故国访故人,遥以相思忆相识。
万顷河山清平中,隔江藏酿与君饮。
场上的目光全部聚集在北狄仪仗队身上,只有曾永忠自顾自地喝着酒。
他神色清寒,颇有几分被“贬谪”的消沉之意,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