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大人……您这术法是哪一派传承?末将看了些古籍,从未见过类似的记载。”
“你要是在古书上能看到,我用得着自己动手?”叶语闲瞥了他一眼,没好气地道,“天天啃几本《本草纲目》《太平圣惠方》就敢自称妙手回春?你们这套‘古法’,说白了就是靠经验猜症开方子,真讲精密可控,还差远了。”
他说着将‘培养皿’稳稳放在震动架上,布置得极为整齐,“这个架子,用来保持内里微温与微振,让菌丝长得又快又匀称。原理你们不懂也没关系,记得别让它凉了就行。”
一名药师默默点头,嘴里低声喃喃:“原来是这用途,老夫还以为是……用来晾药膏的。”
“别光顾着琢磨。”叶语闲头也不抬地继续吩咐,“继续准备橘子皮,后院阳面那几块地里还有橘树,摘了新鲜的剥了皮,潮里放着,我要的就是发霉。记住了,这活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得做上好几轮才行。”
当晚,叶语闲什么都没管,照常回房休息。后院药房中,几名药剂师则在无奈中分班轮守,按叶语闲白日吩咐的节奏,持续往那些橘子皮上洒水保湿。虽然满腹狐疑,但叶府薪资丰厚,待遇也好,是他们这些外头医馆出身的药师望尘莫及的,自然也就忍气照办。
第二天清晨,金陵城外已零星响起祭灶的小鞭炮声,仿佛在为这座即将迎来新年的古都唤醒节律。而叶语闲,却早已拎着药箱步入后院药房。
他没有理会外头的热闹,眼中只有架子上那一排玻璃皿中淡蓝色的透明圈痕。那是他亲手培养出的青霉菌生成出的“青霉素带”,在猪皮冻的营养液上描绘出一道道淡淡的生命曲线。
叶语闲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将玻璃皿放入随身仓库——仅仅是短短一瞬,仓库内部的特殊性质便将所有活体菌丝尽数“净化”殆尽,只留下那圈最核心的结晶。叶语闲从仓库再度取出玻璃皿时,里面已只剩下一层纯净、近似于粉末凝结的有效药物残痕。
“成了。”他嘴角一挑,将其溶入提前准备好的高纯度生理盐水之中,再装入细小的玻璃针管。随后他将这些针管仔细包好,藏入医箱,直奔前院的医馆而去。
而此时的前院清静整洁,早已打理一新,林黛玉一袭素衣斜倚在榻边,神色恬淡,眼中却隐有一丝隐忧。贾宝玉则紧张地来回踱步,见到叶语闲的身影立即迎上:“叶大哥!”
“来得早。”叶语闲点头,将医箱放在案几上,“既然今日是小年,就让我们把旧病也一并除掉。”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