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朝鼓催风雨,金殿之上起波澜
五更天的梆子声,穿透凌晨时分京城特有的薄雾。
余府之内,灯火通明。
阔别早朝已有半月之久的余瑾,正由下人服侍着,换上那套繁复厚重的紫色官服。这身代表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身份的朝服,以金线绣着繁复的云纹与仙鹤,穿在身上,沉甸甸的,既是荣耀,也是枷锁。
昨夜,宫里的小黄门亲自来传了口谕,皇帝特意叮嘱,今日的早朝,余相,一定要到场。
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当余瑾走出府门时,王安石、诸葛亮、贾诩三人,已在马车旁等候多时。三人的神色各异,王安石带着几分凝重,诸葛亮依旧是那副智珠在握的从容,而贾诩,则像一尊古井不波的雕像,将所有情绪都藏在了那双看似浑浊的眼眸深处。
四人同乘一车,宽大的车厢内,气氛有些沉默。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单调的“咯噔”声,与远处皇城传来的钟鸣,交织成一曲风雨欲来的前奏。
“主公。”
最终,还是诸葛亮率先打破了沉默。他手中那柄标志性的羽扇,今日并未摇动,只是静静地搭在膝上。
“昨日,御史台的几位同僚,倒是突然对亮,热情了许多。”
他的话语,听似平淡,却暗藏机锋。
余瑾没有回头,目光依旧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淡淡道:“哦?他们说什么了?”
诸葛亮嘴角泛起一丝微不可查的冷笑:“倒也没说什么。不过是有人与亮说笑,问我革新司的平价米,够不够分给御史台的清贵同僚们,也好让大家伙儿都尝尝鲜。还有人说,京城百姓都称颂主公为‘余青天’,日后御史台的风宪之职,怕是都要被主公一人给兼了去。”
这番话,阴阳怪气,极尽嘲讽。暗指余瑾收买人心,僭越职权。
王安石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了:“这些御史,素来闻风而奏,捕风捉影。昨日突然发难,想必是背后有人授意,今日的早朝,怕是一场恶战。”
贾诩始终闭目养神,此刻才缓缓睁开眼,吐出八个字:“山雨欲来,风必满楼。”
车厢内再次安静下来。
良久,余瑾才轻笑了一声,他回过头,看向自己这三位最重要的臂助,脸上没有半分紧张,反而带着一种尽在掌握的从容。
“无妨。”
他只说了两个字。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