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水利专家刚要解释,陈凡的皮鞋尖已踢开碎石,露出地下半米处的合金管道,管壁的莲花浮雕与审计报告里的非法融资担保合同水印如出一辙。
"这是地质监测用的示踪装置。"县水利局长的声音有些发虚,手中的激光笔在管壁上打出红点时,陈凡注意到光斑形状与温泉山庄安防系统的识别码完全一致。当众人围拢拍照时,陈凡用鞋跟碾碎一块风化的水泥,里面掺杂的矿物碎屑在夕阳下折射出淡紫色光芒——正是父亲实验室里那块未命名矿石的特征光泽。
深夜十一点,陈凡带着省地质院的突击检查组重返堤坝。手持式光谱仪刚启动就发出警报,地下管道的辐射值超标47倍。检查组长老张擦汗时,陈凡突然按住他掏手机的手:"用我的卫星电话汇报。"这部军用级设备的加密频道,能避开温泉山庄地下信号中转站的监听。
次日清晨的紧急会议上,陈凡将连夜整理的证据链投影到幕布。当画面切换到管道内壁的莲花浮雕时,吊顶的消防喷淋突然启动。陈凡在混乱中锁死会议室大门,从公文包夹层抽出防水文件袋——里面是二十年前的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某页夹着的温泉镇规划图边缘,有用父亲笔迹写下的"临界值"三个字。
"这是要彻底掀桌子啊。"分管矿业的副省长推开湿漉漉的文件,紫砂壶盖撞在杯沿的脆响,让列席的银监局副局长浑身一抖。陈凡用纸巾吸干桌面积水时,看似无意地将某张被浸透的发票推到副省长面前,票面上的温泉山庄消费记录与境外离岸公司的转账日期完全重合。
当天下午,陈凡带队突查莲花实业总部。在董事长的红木办公桌下,他找到暗格里的保险箱。当密码锁提示第三次错误时,陈凡突然输入父亲实验室的成立日期——1987年6月15日。箱门弹开的瞬间,成捆的"莲花峰实验基地"档案散落,最新文件上的签名与防洪工程验收报告上的笔迹一模一样。
返程途中,陈凡的公务车在高速路口被三辆工程车围堵。他摇下车窗时,为首的司机正用温泉镇方言打电话,夹克衫上的莲花徽章在夕阳下泛着冷光。陈凡突然打开车载广播,调到矿业安全生产专题节目,主持人口中的"深井作业规范"让司机们神色骤变,趁他们愣神的功夫,司机老杨猛打方向盘冲出包围圈。
深夜十点,陈凡在省纪委招待所整理材料时,台灯突然爆裂。他摸黑打开备用电源,发现保险丝熔断的痕迹呈现莲花状结晶。用放大镜观察时,突然接到匿名电话:"陈厅长不妨看看窗外。"对面楼顶的避雷针上绑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