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阳光透过市委大院的老槐树,在组织部考察组的车窗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陈凡低头整理白衬衫袖扣时,瞥见后视镜里三辆黑色轿车正缓缓驶入停车场——最前面那辆车的挡风玻璃上,贴着省人大的通行证。
"陈书记,考察组在第三会议室等您。"秘书长小跑着递来保温杯,杯底压着张字条:"周在信访局"。陈凡将字条揉碎塞进西装口袋,指尖触到父亲那枚老怀表的链条,金属的凉意顺着经络爬上太阳穴。
推开镶着铜钉的实木门,椭圆会议桌对面坐着七名考察组成员。居中那位鬓角花白的老者正用放大镜查看文件,镜片后的目光扫过陈凡时,他注意到对方手边的茶杯印着莲花实业LOGO。
"陈凡同志,请谈谈莲花世纪城塌方事故的后续处置。"老者的钢笔在笔记本上悬停,墨水在纸面洇出个黑点。陈凡翻开工作手册,防汛指挥部特制的硬壳封面在桌面磕出轻响。
"已对地下溶洞实施灌浆加固,环保局监测显示......"他的汇报被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打断。河道管理处主任的嘶吼穿透话筒:"青林河三号闸出现管涌!"背景音里混着此起彼伏的哨声,像是成群的候鸟惊飞。
考察组长皱眉合上笔记本:"陈书记先去处理险情。"但陈凡已经起身拨通应急管理局:"调三台抽水车到三号闸,让水利设计院带结构图到现场。"他抓起防汛指挥部配发的安全帽,红漆喷涂的编号在阳光下泛着血色的光。
闸口翻涌的浊浪拍击着混凝土护坡,陈凡的皮鞋陷进潮湿的泥沙里。他蹲身查看管涌点时,发现渗水带着诡异的靛蓝色。当手指蘸取水样凑近鼻尖,刺鼻的化学试剂味道让他太阳穴突跳——这与莲花世纪城溶洞中的污染物气味完全相同。
"立即切断上游水源!"陈凡的吼声淹没在泄洪闸的轰鸣中。他夺过技术员的水质检测仪,液晶屏上飙升的重金属指数让众人倒吸冷气。对讲机突然传来岸上民警的呼叫:"有群众聚集在下游拦河堤!"
穿过警戒线时,陈凡的西装下摆被铁蒺藜勾破。三十余名村民围在挖掘机前,为首的瘸腿老汉举着泛黄的相册:"九八年发大水,我家五亩菜地就是这么被化工厂废料毁的!"泛潮的照片里,成片的庄稼地泛着同样的靛蓝色。
"老乡,给我两小时。"陈凡解开领带塞进裤兜,露出被安全绳磨破的衬衫领口,"如果水质不达标,我亲自带你们去省环保厅。"他的皮鞋踩进及踝的泥水里,弯腰时脖颈暴起的青筋被无人机航拍镜头清晰捕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