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那男子拔剑出鞘,剑眉星目间透着一股英气,他身形一闪,如疾风般冲向双清,剑招凌厉。
双清不慌不忙,手中树枝灵活舞动,巧妙地化解着对方的攻势。两人你来我往,一时间难分胜负。周围的人看得目不转睛,喝彩声此起彼伏。
而张三丰则在一旁默默观察,微微点头,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俞岱岩这时忽然想起了二哥说的一段话,当日在西郊山岗之上,师父对他说,当年五弟与他们切磋武功之时,为何每次总能胜他们半筹?
便是张翠山出招从来不循着规矩,才能将武功修为本来高于他的俞莲舟和张松溪等人打败。
究其原因,便是他们都遵循师傅所教剑法的前后顺序,被五弟找到了可乘之机。
双清今日一战,也算是给他们兄弟提了个醒,让他们知道,任何武功都不能局限于招式顺序,否则必将受制于人。
正如拳经所云:张三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
然少林主搏于人,犯者应手即扑。
但,武当派武功,讲究的却是,敌不动我不动,敌微动,我已动,后发制人,以柔克刚。
与少林派刚猛迅捷、先发制人的风格截然不同。
就在双清与年轻男子激战正酣时,突然从茶楼里又走出一位老者,大喝一声:“住手!”那年轻男子听到声音,立刻收剑后退,恭敬地站到老者身后。
老者看向双清,拱手道:“小女娃,我这徒儿年少气盛,多有冒犯。他本是来此地寻访一位高人,见到刚刚姑娘的太极剑精妙,便忍不住想切磋一二。还望姑娘莫要见怪。”
双清收起树枝,笑道:“无妨,切磋而已。我可没那么小气。只是你这徒儿剑法也不错,我也收获颇多。”
张三丰走上前来,笑着说:“原来是这样。这位施主,看你气度不凡,不知是哪方高人?”
老者哈哈一笑,自报家门,原来他竟是隐居多年的一位剑道宗师。双方一番交谈,相谈甚欢。
最后,剑道宗师邀请张三丰等人到茶楼一叙,众人欣然前往,在茶香与谈笑声中,继续探讨着武学的奥秘,而这一场意外的切磋,也为他们的江湖之行增添了一段别样的经历。
那剑道宗师自报家门,说他乃是蜀山剑宫当今宫主纪若曦的师叔祖,姓宗,名道,字戬之。
言谈间,他对张三丰的太极剑犹为赞许,对双清,这么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居然有如此高深的剑道造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