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落霞宗在丰州实行的集权制,云澜宗对渤海域的管理要宽松许多。
云澜宗以"海纳百川"为治理理念,允许各海岛保留自治权,仅要求它们按时缴纳供奉,并在战时响应征召。
宗门长老极少干涉地方事务,只在涉及灵脉分配或海域争端时才会出面调停。
这种松散的管理模式,使得渤海域形成了独特的"千岛格局"——星罗棋布的岛屿上,血脉世族、修行宗门、海商行会等势力如珊瑚礁般共生。
便是散修在这种制度下,也能很好的生存下去。
类似筑基丹、结金丹之类的关键破境资源,云澜宗也不做出限制,而是放任各岛自行交易。
如此一来,渤海域的修真资源交易反而比丰州更加繁荣,却也更加混乱。
在云澜宗的默许下,渤海域形成了三大黑市——"雾隐岛"专售来路不明的古修遗宝,"千帆屿"以拍卖高阶丹药闻名,而"血珊瑚礁"则是情报与暗杀的集散地。各岛势力在此角力,散修们则如游鱼般穿梭其间,寻找一线机缘。
但自由往往伴随着代价。由于缺乏统一管制,假丹毒药、夺舍邪术等禁物流通屡禁不止。三年前,更有邪修利用黑市漏洞,在"雾隐岛"散布被下毒的筑基丹,导致数十名修士道基尽毁。事发后,云澜宗只是轻描淡写地封了几个摊主了事,引得各岛议论纷纷。
如今海市上流传着一句黑话:"丰州的规矩刻在城墙上,渤海的规矩......"商人说到这里往往会突然噤声,只是意味深长地摩挲腰间储物囊。
卫子恒与易嫦娥对视一眼,默契地点了点头。
他们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线——沿着外岛链缓慢前行,每到一处岛屿便短暂停留,易嫦娥会刻意在人多处展露一丝冰灵根的气息。
第一站是名为"青螺岛"的小型岛屿。岛上集市熙熙攘攘,两人选了一处茶楼坐下。易嫦娥指尖轻点茶杯,杯中的茶水瞬间凝结成冰,又在她收手的刹那恢复如初。这微小的动作立刻引起了邻桌几名修士的注意。
"这位仙子好精纯的冰系灵力..."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壮汉低声嘀咕。
卫子恒装作不经意地提高声音:"师妹,你的冰灵根还需多加控制,莫要再像上次那样冻坏了药园的灵植。"
"冰灵根"三个字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茶楼里的交谈声顿时小了几分。易嫦娥配合地低头,轻声道:"师兄教训的是。"
离开青螺岛后,他们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