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这同时也预示着大兴安岭的林业资源,即将进入匮乏阶段,这是为了安置大量林业工人或者他们的家属,有针对性的一项政策。
对于这一些政策性的新闻,普通人看不出什么,只知道取消了边防证,以后想要来省城,或者前往其他城市,会方便许多。
但是在体制内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提前让一些有本事,胆子够大的人下海经商,或者是去外面另谋出路。
李安去年从林场出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林场每年所要完成的任务,都在逐年的减少。
林场的领导们,开始在研究一些林下经营,开始让林场的有一些工人,以及他们的家属,鼓励他们养殖各种大兴安岭特有的动物。
不仅仅养殖动物,还鼓励他们种植药材,发展一些大兴安岭当地特有的副业。
这样子做的目的,其实上非常的明显,那就是提前安排好一部分人的就业岗位,因为大兴安岭山上的木材越砍越少,已经不再需要那么多的伐木工人。
作为林业局的领导,总不能把这一些伐木工人,全部让他们下岗,只能想一些其他的办法,能够让这一些伐木工人分流,让他们有一口饭可以吃,有一份工作可以干。
看到这里的李安,陷入了沉思,目前,在大兴安岭地区,他最挂念的人,无非是岳父岳母一家人。
只不过老丈人因为是鄂温克族人,心里依旧有着死守他们少数民族传统的这一个想法,想要让他们离开大兴安岭,离开祖祖辈辈所住过的地方,一时之间很难让他们接受。
如果能说服他们,让他们搬到哈尔滨这边来居住,或者搬去牡丹江市,跟着大舅者一起生活,李安的心中会好受一点。
虽然他们现在的年纪并不是很大,只有50多岁,如果能够来到大城市这边居住,最起码医疗条件各方面,都会比较齐全。
脑子里这样一个想法闪过之后,李安就不再去往下想了。
因为想再多都没有用,想要改变一个人心中的信仰,那是比登天都难,只能每年多给他们寄一些营养品,多让他们吃点好的。
但是李安心中又有点害怕,因为各项政策的实施,导致现在的鄂温克族人和鄂伦春族人,上山打猎的机会少之又少。
每一天在定居点,就是三五成群的喝酒,听大舅子说,自己来哈尔滨的这几个月,定居点那边,因为喝酒闹事,出人命的就有好几起。
想到这里,李安的心,又是有点闷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