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会投入到企业的发展当中。”
“如果发展得好,那一切都好说,你投的这些钱,多少能够为你带来一些利润。”
“如果发展受阻,导致面临破产的局面,那你的这块钱,可就要全部打水漂了。”
“之所以让他们这一些企业,尝试着变成股份制公司,为的是适应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算是一次试水,政策里面明确规定了自负盈亏,所以亏了,那是真的亏了。”
“最主要的是,你买到手之后,在短时间内想要变现,想要出手,可不会有人愿意接盘。”
“在场的诸位,都可以算是你的长辈,所以你要好好的听劝,别把自己所有的身家都投了进去,到最后一无所有。”
听到郭念善的劝告,李安的心中还是暖暖的,如果他不是带着上辈子的记忆回来,就是给他100个胆,他一股都不敢买。
上辈子在收音机里面,听到第一只股票发行的时候,那个场面热火朝天,排队的人都排了好几里地,引起了全国的轰动。
后面过了好几年之后,他在收音机里面听到了解密档案。
当时这几只股票,刚刚发行的时候,为了引起国人们的注意,也为了引起国人们对于股票的了解,政府在背后推了一把,直接把热度给烧了起来。
然后趁着这个机会,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证券交易所的各种成立以及筹备,就被一步一步推着往前走,一直到真正挂牌营业。
虽然当初的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后,非常的混乱,规则,政策等等非常的模糊。
但那也是从0到1的一次跨越,先有了可以交易的证券交易所,然后再一步一步的完善交易所里面的规则和政策。
到后面那一些胆大的人,看到了这其中的商机,那都是翻着倍的抢购,那些手中买了原始股的股票。
原本手中握着这些股票的职工愁眉苦脸,随着后面的证券交易所在稳步筹备,让他们苦恼的证券,在一夜之间变成了香饽饽。
事实上赚的最多的人,并不是这一些,手中第一个买到原始股股票的人,而是那一些看到商机的个人。
职工们有的赚了一倍,有的赚了几倍,但真正赚大钱的人,是那些从职工手中将原始股票收走的人。
他们将面值50块钱的证券,花了200块钱进行购买,后面这花了200块钱购买回来的股份,一股涨到了三四千块,最少的也涨到了1000块钱以上。
有了这一些提前知道的信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