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又何愁不能青史留名?又何需在意那侧室之位会辱了昭姬名声啊!”
\n
王允拉着蔡邕的衣袖,却是等不及回府再去拜访蔡邕,直接趁热打铁,趁着这一次李昭大捷,便为李昭再次做媒。
\n
蔡邕凝眉沉吟,目光掠过王允急切又恳切的面容,又想起方才殿上那捷报中李昭以少胜多、出奇制胜的韬略,心下天平已悄然倾斜。乱世之中,女儿若能托付给这般智勇双全之人,未必不是幸事。
\n
尤其是他女儿真对李昭有意!
\n
蔡邕长叹一声,缓缓开口:“子师,你三番五次为武睿侯奔走说媒,其心可鉴。昆阳一役,武睿侯这般胆识谋略,确是当世罕有。我蔡家虽为书香门第,却也知家国大义,更知乱世之中,为女儿寻一安稳归宿之难。”
\n
王允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拱手道:“伯喈兄此言甚是!武睿侯早已经功勋卓著,此次平叛黄巾,便是为救百姓于水火。安稳大汉之社稷。昭姬若嫁此等人物,定能得其庇护,安度此生。”
\n
蔡邕听罢,微微颔首,目光渐趋坚定,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
\n
“既如此,这桩婚事,便定下了,不过,还有一事,还请武睿侯应允。”
\n
王允闻言大喜过望,知道自己为李昭牵线怕是要成了,连忙应道:
\n
“伯喈兄但说无妨,老夫定当转达。”
\n
蔡邕捋着胡须,道:“昭姬自幼爱书,善音律,若是嫁入李氏后,须得继续研习学问,不可荒废。武睿侯若真心待她,便需支持她在这方面的追求。”
\n
蔡邕为女儿提出了唯一的要求。
\n
王允闻言,笑容更盛,这并不是什么很苛刻的要求,道:“伯喈兄放心,武睿侯素来敬重有才之人,定会尊重昭姬的才华,此事由老夫亲自转达武睿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