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明大义,让他司马徽都感觉到了向往。
\n
其次是情感上,李昭以“续两家旧缘”为切入,言可以通过李氏崛起、辉煌,洗刷太史公因为李陵案受到的屈辱。
\n
李昭的精妙之处在于,两重逻辑环环相扣,通过“大义理想之举+家族情义”的双重叙事,最终使他司马徽卸下了心理防线,愿意主动“助李”。
\n
这是一种“主动选择”而非“被迫妥协”。
\n
草庐内,李昭听到司马徽的话,大喜过望,立即对司马徽拱手谢道:
\n
“谢水镜先生,他日若是李氏有所成就,定不忘水镜先生今日之情!”
\n
“徽不过一个山野村夫,不求荣华富贵,也不求官爵,侯爷不必如此,侯爷欲李氏联姻颍川大族,不知可有什么想法?”司马徽很快便把话题转移到了联姻之事上,对李昭问道。
\n
李昭闻言,倒也不迟疑,对司马徽道:
\n
“昭确实有一些想法,李氏一门俊杰其实并不少。吾堂弟李辰现为大汉镇西将军,也是被赐爵狄道亭侯。吾另外一个堂弟李猛之前被封为北军五校中的步兵校尉,马邑大捷也立下了功勋,只待这次平定黄巾后陛下再行封赏。”
\n
“因此,吾堂弟李辰、李猛二人皆为李氏俊杰,婚配颍川大族也是门当户对,昭欲为他们在钟氏、郭氏中挑选女子联姻。”
\n
顿了顿,李昭又道:“至于荀氏,在颍川中名头最盛,也是最多人才之家,本侯欲亲自与荀氏联姻,不知水镜先生以为如何?”
\n
草庐内,水镜先生司马微初开始听着李氏的李辰、李猛皆俊杰子弟,配上颍川各家那都是高配,自是点头,确实两人皆是李氏顶梁柱。但是,司马徽后面听着李昭竟然想自己联姻颍川荀氏,安排李辰、李猛在钟氏、郭氏中挑选女子联姻顿时哑口无言,一双眼睛颇为无奈看着李昭。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