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杭州府的才子们更是额角见汗——他们自幼吟咏钱塘风月,或吟战诗,却未想过要将血火兵戈与市井烟火熔于一炉。
\n
半柱香过去,画舫内,众多士子案上宣纸依旧雪白如新,连墨迹都未敢轻染。
\n
谢栖鹤凝眉沉思,忽而眸中精光乍现。
\n
他提笔,狼毫饱蘸浓墨,在宣纸上挥洒出铁画银钩。
\n
[《钱塘怀古》
\n
怒潮千载裂云来,犹带辕门戍鼓哀。
\n
劫火曾销吴越甲,春风已绿市桥苔。]
\n
笔锋一顿,那“哀”字分明是战火的悲凉,而“绿”字却已透出市井的盎然生机。
\n
江州府士子的席间,
\n
忽闻,陆鸣折扇收拢,“啪”的一声——心中有了一篇,蘸墨挥毫如剑客出鞘。
\n
宣纸上墨迹淋漓,竟似钱塘潮涌:
\n
[《鹧鸪天·钱塘烟火》
\n
潮起孤城战春秋,
\n
吴钩越甲几时休?
\n
风烟散作笙歌起,
\n
灯火重燃十二楼。
\n
鲈雪嫩,酒云稠,
\n
画桥人卧木兰舟。
\n
兴亡嚼碎钱塘月,
\n
吐作江心白鹭鸥。]
\n
“好,好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