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这般姿态,分明是在说——
\n
诸君且先试笔,待诸位尽兴后,他再落墨不迟。
\n
谢栖鹤目光沉沉地望向江行舟,却仍无法从那副淡然的眉眼中窥见半分端倪——究竟是成竹在胸,还是暂未得句?
\n
罢了,不管这些。
\n
他沉吟片刻,墨笔悬于宣纸之上,迟迟未落笔。
\n
这“二十四桥”之题,其实暗藏玄机——
\n
瘦西湖畔,本是扬州最风流处。画舫笙歌彻夜,珠帘绣户间尽是胭脂色。
\n
青楼女子往返二十四桥。
\n
若笔下沾染艳俗,便是落了下乘,令文章庸俗不堪。
\n
正因如此,虽然到访“瘦西湖二十四桥”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可是留下的出色文章却反而不如苏州“寒山寺”多。
\n
皆是因为太容易涉及艳词,而落于下品,档次不够。
\n
谢栖鹤他想了许久,终于提笔蘸墨,在宣纸上缓缓写下:
\n
[《瘦西湖》
\n
虹影分波月半弯,
\n
瘦西湖里夜阑珊。
\n
谁人更忆扬州梦?
\n
二十四桥清水寒。]
\n
“快写!”
\n
“我扬州士子绝不能重蹈苏州覆辙!”
\n
众秀才额角沁汗,绞尽脑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