眸中动容。
\n
多少年了,如此清丽脱俗,近乎唯美的咏美之句,实在是罕见。
\n
那“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意象,
\n
看似写艳,
\n
实则空灵,
\n
对应前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犹如水墨丹青,留白处尽是千古文士风流。
\n
雅阁内,五六位进士们,围坐在周敦实老翰林一旁品诗,满室茶香氤氲。
\n
“妙哉!老大人所评正是!”
\n
一位青衫进士击节赞叹,“二十四桥之景,以明月为衬、玉人为魂,不施脂粉而风流天成,正合司空图‘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妙境。”
\n
“更妙在‘玉人吹箫'四字。”
\n
另一位紫袍进士轻抚茶盏,目光灼灼,“香艳处不失仙逸,虚实相生,此等笔力,当为千古绝唱!”
\n
座中最年长的进士指尖沾茶,案上书迹:“咏二十四桥者不下百篇。然此诗《寄扬州二十四桥》一出,怕是在无人能超越!”
\n
他环视众人,沉声道:“当为二十四桥诗题之绝响诗成之日即达府。
\n
恐怕用不了多久,传遍江南十府之日,便可鸣州!”
\n
秦淮画舫内,江南十府文士尽皆失语。
\n
江行舟案前《寄扬州二十四桥》墨迹未干,满座才子却已神色震撼,魂游天外。
\n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