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
这世间竟然有人,
\n
能以如此直白朴拙之笔,勾勒出这般深邃意境?!
\n
不过,他们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画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都指的是何人?
\n
这茅草屋陋室,是指的何地?
\n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n
孔子云:何陋之有?】”
\n
直到,
\n
江行舟最后一笔银钩铁画,墨池余渖犹在。
\n
整座府院顿时陷入一片玄默。
\n
“这是.孔圣?”
\n
满座青衿学子、白首教谕,尽皆悚然离席,连呼吸都凝滞了。
\n
那案上墨迹未干的宣纸,此刻竟隐隐泛起杏坛讲学时才会出现的文华之光。
\n
若说前文是琼琚之章,
\n
这最后一句便是圣人之音,叩响泗水磬钟,振聋发聩!
\n
“这不是寻常陋室!
\n
这是当年孔子尚未封圣,还是大儒时,在洙泗之滨筑起的一座茅草木屋——天下第一座杏坛,带弟子们在此处讲学!
\n
此句,出自《论语·子罕第九》——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n
周山长院君这一刹那终于惊醒,突然推案而起,满脸不可思议,“江贤侄这是将孔子的微言大义,融入这副《陋室铭》诗画之中!”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