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唯余赵府轩窗一点如豆烛火,却彻夜未熄。
\n
窗纸上,映出一道赵子禄伏案疾书的愤恨身影。
\n
翌日。
\n
东天刚泛起灰青,薄雾便给江州城披了件素纱衣。
\n
江州城外,蜿蜒的田埂上早已人影幢幢。
\n
周院君青衫半卷,与一府五县的教谕、训导们踏着晨露走在最前。
\n
数百秀才、两千童生紧随其后,锄头与扁担在熹微中泛着寒光,靴履陷入春泥的声响此起彼伏,惊起几只白鹭。
\n
虽洪水已退,疮痍犹在。
\n
城外数千顷良田,稻谷倒伏如卧,稻秧浸泡在浊水中奄奄一息。
\n
“扶稻!”
\n
老农沙哑的呼喊刺破晨雾。
\n
“干活喽!”
\n
几个书生当即撩起衣摆冲进淤泥。
\n
不远处,赤脚的农夫们正弓身疏通沟渠,古铜色的脊背映着朝阳,铁锹挖泥之声不绝于耳。
\n
江行舟泥水抹了把脸,指缝间漏下的泥水,带着几缕稻香。
\n
赵子禄一袭锦缎长衫,皂靴纤尘不染,独自立于田垄高处。
\n
他手中紧攥《农政辑要》,眉头深锁,实在是不愿沾染这田间淤泥。
\n
“少爷,咱们……不下去?”
\n
小厮压低嗓音,目光瞥向泥泞田间。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