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n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n
“……”
\n
说得好听点,范仲淹为岳阳楼立心,说的难听点,范仲淹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岳阳楼。
\n
好在岳阳楼是个死物,只是被动地接受,简简单单的一栋建筑,承受了它不该承受的历史重量。
\n
如果是活物,如果是人呢?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让人们按照他的意志而活,美其名曰叫“秩序”,叫儒家的“教化”……为生民立命。
\n
《道德经》有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n
刍狗是什么?祭祀所用。
\n
祭祀的时候,被捧得高高在上,无比重要,但祭祀完后,直接丢到一旁不再理会。
\n
所以对圣人而言,百姓在需要的时候,拿来捧起用一用,不需要的时候就丢开不理……妥妥的工具人。
\n
傅源突然想起自己曾经跟刘老头说过的一个笑话,关于猪圈的。
\n
猪圈的主人其实不在乎猪之间的对错,在乎的只是猪圈整体的安稳。
\n
所以对于异人这头有能力闹事的猪,更高层不在乎异人的正邪,他们更在乎异人别把猪圈扰乱。
\n
同样,对于天地而言,万物也只是工具,只需要万物按照天地的规律行事即可。
\n
傅源想为天地立心,首先就要把目光放得更高,不要被人为添加的观念所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