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我曾与他探讨,他说,这两种教育之法,没有高下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别。”
\n
“这适合与不适合从何而来呢?就是从我对这个私塾的定位而来。我想将这帮弟子教育成什么样,想让他们从私塾离开之时是什么样,然后才去决定该采用何种教法。”
\n
听着程夫子的话,一个老者微微颔首,“此言倒也有几分道理,就如一个男子娶妻,两名女子容貌、家世、财富、能力各有所长,要娶哪一个就得看男子更需要哪一种,更喜欢哪一种。”
\n
随着他的回答,其余人也纷纷各抒己见,不论是赞同还是反对,场中的气氛倒也实实在在地热烈了起来,也着实有一番文人雅士坐而论道的气度。
\n
而在这样的讨论之中,众人也各有所得,于是开心地喝起酒来。
\n
等午宴结束,欢饮尽兴,几位客人便陆续告辞。
\n
陆十安留到了最后,目送着其余人离开,他看向程夫子,“子丰兄,挂在墙上那首诗,你真的认同吗?”
\n
程夫子面带疑惑,“仲平兄何出此言?”
\n
陆十安扭头看着天边,“孔圣云,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荀子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n
“但如今之天下,读书人自囚于科举,皓首穷经,往往一做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整日空谈,不知实务。就像那官窑中的瓷瓶,描金画凤地摆着好看,实则一肚子空心。”
\n
“这些读书人,有几人能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n
“便如你我,自小所接受的教育之中,也并无多少对实务的看重,所以,我想问问,你到底怎么看?”
\n
面对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