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炮,掩护陆军登黄浦江岸。
不过薛将军分三路迎敌,左翼军挡敌第九师团,从宝山城西向沿公路掩至罗店;
只是日军第3师团由宝山城沿公路进逼刘家行,意图夺取宝罗、宝刘两公路。”
“让第19集团军确保沪太公路,阻敌西犯。”
“是!”
“其他的部队呢?”
“第8师1团固守在江家宅~须宅~窦家弄一带阵地。
其主力留在唐桥站至陈家行沿蕴藻浜南岸构筑预备阵地。
第16师固守在孟湾—顾家镇—下家桥线阵地。
唐桥站亘顾家镇公路东侧、小河西岸的预备阵地都有构筑,主力在顾家镇附近防守。”
戴老板如数家珍的汇报,作为情报头子,他对前线的兵力部署了如指掌。
“第57师在哪里?”
这场会战实在太重要,他不敢疏忽。
“57师现在固守下家桥至沪太公路湾曲部亘酸浦河西岸的阵地。”
“嗯,有69军阮军长指挥,倒是不用担心。”
只是日军这次增派这么多部队和重武器,还得小心应对才行。
在沉吟之后,开口下令:
“电令第2军薛将军部,务必坚守住罗甸、刘行。”
“是!”戴春风点头。
“查清传递情报的人是谁?
如果身份可靠,尝试接触和拉拢。”
“是。”
戴老板领命后退出憩庐。
当然这些情况此时的魏子昊并不知道,换装后的他现在正在十六铺码头里观察。
入目只见客运货运轮船毗邻,码头林立。
据史料记载,十六铺码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当时吴凇江下游有一条支流名为上海浦。
岸边逐渐形成聚落,渔民、盐民、农民等常在此处交换商品,饮酒聚会。
地名学上“十六铺”的首现,是在清朝的咸丰、同治年间;
距今约140余年,算是上海港最热闹的地方。
深夜的码头依然热闹,不时有人员流动。
魏子昊已经用真实之眼扫描了码头大半个区域,依然没有任何发现。
“黄道会会在那个地方接船呢?”
看着从面前走过的一个青衫醉汉,魏子昊用真实之眼扫去。
【朱谷力,黄道会成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