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宣告曹魏的终结。曹奂面色苍白,双手捧着传国玉玺,指尖微微发抖。
司马炎适时地跪下,声音带着惶恐:“炎才疏德薄,岂敢承此大命?昔舜禹受禅,皆历数在躬,今炎何德何能……”
“陛下!” 何曾突然高声打断,“天命不可违,民心不可负!自宣帝起,司马氏辅魏三代,拯黎民于水火,救社稷于将倾。今四海归心,天瑞屡现,陛下岂可逆天而行?”
坛下群臣齐呼 “天命归晋”,声浪震天。司马炎偷眼望去,看到曹奂眼中的无奈与解脱。第二次推辞时,他的语气已软了几分:“既蒙诸君错爱,炎愿与天下共忧乐。”
第三次接过玉玺时,他的双手终于稳了下来。祭天的柴火爆裂作响,火星窜向天际,仿佛在焚烧一个旧时代。他望着坛下的鲜卑、匈奴使者,望着远处洛阳城的轮廓,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魏室诸王分封太弱,故权臣易代。炎儿切记,司马家的天下,要靠宗室藩屏。”
大典结束,他亲手将曹奂扶上马车,微笑道:“陈留王可居邺宫,行魏正朔,上书不称臣。” 这话传到民间,百姓皆谓新皇仁厚,却不知司马炎心中清楚:这是做给天下人看的,让世人知道,司马家代魏,是顺天应人,而非篡逆。
泰始二年(266 年)春,洛阳城的积雪尚未化尽,司马炎已在太极殿铺开了《泰始律》的竹简。他扫过殿中群臣,目光落在刑部尚书张斐身上:“汉魏律令,繁如秋荼,民无所措手足。今朕命卿等删繁就简,务使‘刑宽禁简’,如何?”
张斐跪地奏道:“陛下圣明,今律文减至二千九百二十六条,凡十二篇。更定‘准五服以制罪’,使亲疏有别;废肉刑,除宫刑,死罪减等者徙边。”
司马炎点头:“好!朕闻上古象刑而民不犯,今虽不能至,亦当以仁治国。” 他提笔写下诏书:“诸犯死罪者,若父母年逾七十,无成人子孙,许留养送终。” 这道 “存留养亲” 的诏令,让洛阳百姓奔走相告,都说新皇有尧舜之风。
更让人惊叹的是,他将御府中珍藏的珠玉玩好尽数取出,在朝堂上堆成小山:“魏氏奢靡,朕当以俭朴率天下。” 他自己的车辇,改用黑漆木案,帷帐去锦绣而用素布。某天,尚书奏报 “御牛青丝纼断”,他笑道:“青丝虽美,青麻足矣。” 竟真的命人用青麻替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他治下,罢屯田制,让屯田客成为自由民;免天下逋债,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