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兴平二年(195 年),会稽郡府门前,虞翻身披衰绖,草鞋上沾满晨露。孙策的军队已至城下,太守王朗欲整兵抵抗,他跌跌撞撞闯入大堂:"明府!孙策兵锋正盛,会稽百姓何辜?" 王朗抚须沉吟,他竟当庭脱下单衣,露出孝服下的铠甲:"翻父丧未除,本不当言兵,但不忍见郡中父老遭难!"
王朗败走浮海,虞翻追随护佑,至东部候官,守将闭门不纳。他孤身登城,对守将拱手:"昔季布为项羽将,数窘高祖,高祖成帝,反拜为郎中。今孙策明府,岂会苛责降者?" 守将动容,开城相迎。孙策闻之,亲至其宅,见翻正于灵前研读《周易》,遂执手而笑:"仲翔孝勇,孤得之如得会稽。"
建安五年(200 年),孙策在丹徒山林纵马射虎,马蹄踏碎晨雾。虞翻策马追上,拽住缰绳:"明府忘白龙鱼服之戒乎?昔豫且射白龙,刘季斩白蛇,皆以贵体轻出之故!" 孙策收缰长叹:"吾知卿忠,然身居乱世,安能如儒生端坐?" 翻却跪于马前:"愿明府以高祖为法,聚英豪而不亲犯矢石。"
孙权继位后,虞翻的谏言更烈。于禁降吴,孙权与之一同骑马,他举鞭欲击:"此降虏敢与吾君并辔?" 宴席上,孙权行酒至前,他伏地装醉不接,待权离去,竟径直坐起。孙权怒提佩剑,刘基抱住劝道:"大王欲效曹操杀孔融乎?" 他却直视孙权:"若杀翻,天下谓陛下容不得直言!"
赤乌二年(239 年),交州的椰林深处,虞翻在竹简上批注《周易》,门生环绕。他虽处贬谪,却每日讲学,手指南方星空:"《易》曰 ' 穷则变,变则通 ',吾虽流放,此道不孤。" 闻孙权欲征公孙渊,他在给孔融的信中暗讽:"海外三岛,岂足劳王师?"
临终前,他望着北归的雁群,对诸子说:"吾注《易》十卷,释《老》《语》《国语》数篇,虽遭流放,终不负所学。" 归葬余姚那日,交州百姓沿途设祭,香烟飘向大海,仿佛要将这位狂士的魂魄送回江东。
汉灵帝光和三年(180 年),九江袁术府中,六岁的陆绩袖中滚落三枚橘子。面对袁术的轻笑,他跪而对曰:"欲归遗母,母性喜橘。" 满座皆惊,袁术抚其头:"陆郎他日必成大器。" 其父陆康为庐江太守,他常随父断案,见囚徒衣不蔽体,竟解自己的裘衣相赠。
孙策定吴,张昭等论及天下事,十九岁的陆绩在末座朗声道:"昔管仲以文德服诸侯,今诸君言必称兵,独不念孔子 '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 ' 乎?" 张昭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