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住的。
孙策亲至床前,抚其创痕流泪:"幼平之躯,乃为孤所伤。" 遂解下自己的御盖,赐给周泰:"自此,此盖随卿左右,如孤亲临。" 周泰醒来,第一句话却是:"主公无恙乎?"
建安十八年(213 年),濡须坞的庆功宴上,朱然、徐盛等将领因周泰出身低微,不肯服从调度。孙权突然起身,亲自为周泰解衣:"诸将请看 ——" 烛火下,周泰的背如刀山,旧伤叠新伤,"此身伤痕,皆为孤所受。幼平为孤,几死者数矣,岂不堪为都督?" 众将见其背无完肤,皆拜伏于地。
此后,周泰镇守濡须,魏军数次来犯,见其旌旗便退。他常对部下说:"某不识字,只知为主公死战,为百姓守土。" 病卒前,他握着孙权的手:"末将去后,濡须坞不可轻弃......" 孙权含泪点头,此后终吴之世,濡须始终是曹魏难越的天堑。
汉献帝兴平元年(194 年),寿春城中,孙策初见陈武,见其身高七尺七寸,虎背熊腰,腰间配着两把铁戟,不禁喝彩:"此真吾庐江猛虎也!" 陈武倒头便拜:"愿随将军平定江东。" 渡江后,他督领庐江精锐,攻刘勋时,赤膊持双戟冲阵,敌兵见之皆胆寒,号为 "庐江飞将"。
孙权继位后,常至陈武家中饮宴,与他畅论兵法至深夜。陈武妻曾抱怨:"将军每夜不归,家中幼女无人照料。" 他却斥道:"主公分封土地、赐予爵禄,岂敢以私废公?"
建安二十年(215 年),合肥之战,陈武率五校兵断后。张辽的骑兵如潮水般涌来,他的双戟上下翻飞,身边士卒一个个倒下,他的铠甲早已破碎,鲜血浸透衣襟。最后一刻,他将孙权所赐的玉珏塞进亲兵手中:"送回主公,陈武不能再护他了......"
孙权亲临其葬,见陈武幼子陈修年仅十九,遂收于宫中抚养。陈修成年后,治军如父,所率部曲无一流失。临终前,他对部下说:"父亲为国家死,我亦当为国家生。" 其弟陈表,后来亦成为东吴名将,时人谓 "陈氏一门,满门忠烈"。
汉献帝建安元年(196 年),孙策入会稽,途经高迁亭。忽闻山后喊杀声起,只见一壮汉手提两具首级奔来,大声喝道:"某董袭,斩山贼黄龙罗、周勃,愿为将军前驱!" 孙策见其八尺身躯,肌肉虬结,大喜过望,遂署门下贼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建安十三年(208 年),讨黄祖之战,黄祖以蒙冲巨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