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灵帝中平元年(184 年),南阳宛城的黄巾军大营火光冲天,程普的铁槊尖挑着黄巾军的 "天公将军" 大旗,铠甲缝隙间渗出的鲜血在月光下凝成暗紫。这是他随孙坚讨黄巾的第三十七战,槊杆上刻着的十九道刀痕,记录着自涿郡、宛城至阳人的每一场恶战。当孙坚拍着他的肩膀赞 "德谋勇冠三军" 时,他擦拭着槊尖的血迹,目光仍盯着远处未退的贼军:"末将愿率死士追击,不教黄巾贼留一人。"
初平二年(191 年),阳人之战,董卓军的骑兵如黑云压境。程普护着孙坚突围,乱箭之中突然转身,铁槊横扫三名追兵,战马却被流矢射中眼睛。他滚鞍落地,顺手夺过敌军长矛,步战连杀七人,直至援军赶到。战后孙坚亲自为他包扎额角的伤口,他却笑道:"当年在右北平追鲜卑人,可比这凶险十倍。"
孙策东渡时,程普已年近四旬,却仍像青年般冲锋在前。建安元年(196 年),横江渡口,他望着南岸张英的弩阵,对孙策耳语:"某观敌阵左翼稍松,今夜可率二百死士衔枚渡江。" 月黑风高,他身先士卒跳上滩头,左臂中箭仍挥刀砍断敌营鹿角,待孙策主力抵达时,横江城门已悬起孙氏大旗。战后论功,他将朝廷赏赐的五百匹战马全部分给受伤的弟兄,自己仍骑那匹跟着他征战十年的青骓。
建安十三年(208 年)秋,赤壁江面的晨雾中,程普的楼船与周瑜的帅船并列而行。他抚着银须,听周瑜详解火攻之策,突然以槊击舷:"此计若成,当刻石勒功!当年讨董卓,若有这般谋略,何须让阿瞒坐大?" 作为右督,他主动承担乌林西岸的伏兵任务,麾下战船皆暗藏引火之物。当黄盖的火船冲向曹军水寨时,他的船队如离弦之箭突入敌阵,铁槊所指,敌船纷纷起火。混战中,他发现曹操的主舰企图突围,立刻换乘快船追击,直至曹军退至南郡,方收兵回营。
周瑜病逝后,程普代领南郡太守。刘备屯兵公安,数次试探南郡防务,程普却在两军交界处设置互市,对麾下将领说:"孙刘同盟未破,不可轻启战端。" 孙权分荆州时,他主动交还印绶:"江夏临近夏口,更需老将镇守。" 离开南郡那日,百姓扶老携幼相送,他在马上抱拳:"程普虽去,江东儿郎必护得诸位平安。"
建安二十年(215 年),合肥之战,张辽突袭逍遥津。程普已年逾六旬,却坚持率军断后。他的画戟在乱军中上下翻飞,护着孙权退至逍遥津桥,桥面已断,他转身大喝:"诸君且护主公过桥,程普在此,贼军休想前进一步!" 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