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天下之中’,当年武王梦见的‘天室’应该就是这儿。” 周公接过图,发现洛水弯曲像玄鸟展翅,点头称是。迁都那天,殷遗民拖家带口走在官道上,有个老头边走边骂:“周人把我们当牲口赶!” 周公的马车经过,特意停下:“老伯,洛邑有更肥沃的土地,比殷都的盐碱地强百倍,您老到那儿种桑养蚕,我保证收购价高一成。” 老头嘟囔着:“算你会说话。”
成王亲政那年,在洛邑举行祭天仪式,突然有凤凰落在九鼎上。召公悄悄对周公说:“这是祥瑞,该让成王宣布制礼作乐了。” 于是,周公耗时七年的《周礼》终于面世,从祭祀用多少鼎到百姓婚丧礼仪都写得明明白白。有次成王参加士大夫的婚礼,看见新郎新娘行三揖三让礼,忍不住笑出声:“要是孤当年结婚,也这么麻烦?” 周公正色道:“礼者,天地之序也,当年武王克殷,靠的不仅是武力,更是让天下知道何为君臣父子。”
康王即位时,召公奭已经老得拄拐杖了,还坚持带着康王去文王庙 “上课”。他指着墙上的壁画说:“成王爷爷当年在羑里推演八卦,你父亲武王在牧野誓师,都是为了百姓。如今你穿的冕服,一针一线都是百姓的赋税,敢浪费试试?” 康王点头如捣蒜,后来宫里宴客,他特意规定:“菜不过五碟,酒不过三巡,谁要是把肉剩下,就去守王陵种麦子。” 有个贵族偷偷把烤乳猪埋了,被康王派去修黄河大堤三个月,从此没人敢浪费。
昭王瑕的南巡简直像一场荒诞剧。他听说楚地有能歌善舞的巫女,还有会发光的夜明珠,不顾祭公劝阻,带了三千甲士南下。走到汉水边,当地百姓进献 “神船”,说是用九十九张树皮胶粘成,能渡万人。昭王摸着光滑的船板大笑:“楚地果然多奇技!” 没想到船到江心,胶水遇水融化,木板哗啦啦散开,昭王抱着青铜鼎大喊:“快救宝鼎!” 侍卫们想拉他,他却死死抱着鼎不放,最后连人带鼎沉进江里。周人回朝后,史官犯难:“咋写?” 召公一拍桌子:“就说‘南巡狩,卒于江上’,别丢了天子脸面。”
穆王满五十岁即位,看着国库堆积的象牙、犀角,突然怀念起祖先的开拓精神。他把祭公谋父叫来:“犬戎多年不进贡白狼白鹿,孤要征讨,你觉得如何?” 祭公跪下磕头:“先王都是‘耀德不观兵’,当年公刘在戎狄,教他们挖水渠种稷米,如今他们用皮毛换粮食,这才是长久之道。您要是派兵,好比用牛刀杀鸡,以后荒服部落谁还敢来?” 穆王却一拍桌子:“天子之威,不可堕也!” 执意出兵,结果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