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币,"以后交易用这个,一贝壳换三斗粟,谁再打架,贝壳全充公给我修河渠!" 部落首领面面相觑,契趁热打铁:"下周我带你们去看我的'玄鸟学堂',教你们的孩子读'父子组CP,君臣讲义气',学会了就有贝壳奖励。"从此商地百姓告别"一言不合就干架",见面都能唠两句"今天你义了吗",贝壳币成了硬通货,连大禹都派人来定制。
契上任司徒后搞了个"玄鸟学堂",第一堂课就闹了笑话。他让学生用耒耜在地上写"仁"字,结果学生把"仁"字写成了"人+二",还振振有词:"两个人种地,一人分两块地,就是仁!"契哭笑不得,干脆带学生去河边,让他们观察玄鸟群飞:"看见没?老鸟在前探路,幼鸟在后,这就是'长幼有序'。" 有个叫阿毛的熊孩子不服,故意把同学的粟种倒进河里。契没惩罚他,而是让他负责看守水渠三天。第三天暴雨来袭,阿毛发现水渠被淤泥堵塞,想起契教的"疏而不堵",赶紧带人挖渠。等水流顺畅了,他抱着契的腿大哭:"原来守渠比偷种子累多了!"从此阿毛成了学堂的"纪律委员",谁调皮就拉去守渠。
契的生活从此分成了两半:白天扛着耒耜修河渠,晚上捧着竹简编教材。有次他在渠边改作业,发现学生把"君臣有义"写成"君臣有粟",刚要发火,抬头看见学生们正用竹筒往渠里引水灌溉粟田。他突然笑了,在竹简上画了个"义"字,旁边加了个粟穗:"对,君臣之义,就是让百姓有粟吃。"
契发现商地百姓爱用贝壳当装饰,干脆推出"德义贝壳":红色贝壳代表仁,青色代表义,黄色代表礼。有个老猎户打猎时捡到受伤的幼鸟,契奖励他红色贝壳,还让他在学堂讲"仁"的故事。老猎户一紧张,把"仁"说成"人+鸟",结果反而让学生记住了"仁就是爱护生命"。 他还把治水时的"玄鸟翼石"做成教具,让学生观察水流分合,顺便讲解"分则生,合则强"的道理。有个学生举一反三,把家里的渔网改成"玄鸟翼网",捕鱼量翻倍,从此商地百姓都知道,契的学堂不仅教文化,还教发家致富。
商地三年一次的玄鸟祭快到了,契却发现洛水水位异常。祭司坚持按老规矩在河边祭祀,契急得直跺脚:"水位这么高,祭祀台会被冲走的!"祭司翻白眼:"老祖宗的规矩能改?"契突然想到办法,带着学生把祭祀台改造成可移动的"玄鸟浮台",用翼石原理让浮台随水位升降。祭祀当天,浮台在水面稳稳漂浮,祭司站在上面念祭文,还以为是玄鸟显灵,从此再也不反对他改规矩。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