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奴家和李乾顺的亲生骨肉啊,千真万确,日月可鉴!”
“我儿仁爱能否承袭宁夏郡公爵位皆不打紧,奴家求赵官家开恩,让他平安度过一生吧!”
耶律南仙的恳求,并未让李乾顺心中的疑虑消散,反而更加重了他的怀疑……
赵吉以李仁爱的生死,威胁耶律南仙,是有更为深远的政治目的的。
至于李仁爱是否真的是李乾顺的亲生子,赵吉其实并不太关心。
赵吉以前看过很多史料,记载着:辽国契丹女性很“开放”、社会地位也很高。
他看过的《辽史·后妃传》中,记载了多位辽国皇后临朝称制,如述律平(辽太祖后)、萧绰(萧太后)……
契丹人还有让家族女性主持祭祀的“奥姑”制度。奥姑的职责不仅限于礼仪主持,她还需要在婚礼中起到调解和指导的作用,确保双方家庭之间的和谐相处。可见,契丹女性在宗教与家族事务中的地位之高。
契丹人还有收继婚习俗,即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如《辽史·公主表》载耶律阿不里公主先后嫁萧翰、萧干兄弟。
赵吉在没穿越前,还读过宋人洪皓的笔记《松漠纪闻》,其中记载:契丹“妇贞~女~淫”……
这四个字的意思是,契丹妇女因为有了丈夫,反而还比较注重贞操,大多不会与其他男人乱搞;反而是未出嫁的契丹女子,她们可以骑马射猎、自由择偶、放荡不羁……
赵吉曾查阅过《契丹国志》,其中记载:契丹有一个独特的传统节日,叫“放偷日”。
在每年元宵节前后的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这三天内,辽国允许契丹人公然做贼三天,不论是瓜果蔬菜还是牛羊马匹,只要总金额不超过十贯钱的,去偷都是合法的。
更匪夷所思的是,在“放偷日”,契丹人不仅可以偷窃物品,连女子都可以被“偷”去当媳妇。当然,契丹姑娘们也可以“偷”汉子,即公开选择~性~伴侣……
至于耶律南仙在下嫁给李乾顺之前,她在辽国的“放偷日”中是否被“偷”,历史上并没有确切记载。当然,赵吉也并不想深究这些跟军国大事无关的陈年往事。
赵吉怀疑:耶律南仙和李乾顺提前商量好,故意当众演出这一场戏,好让他相信李仁爱并非李乾顺的亲生子,从而放过西夏的亡国太子李仁爱。
呵呵……
赵吉暗笑:这怎么可能呢?
无论李仁爱,是不是李乾顺的亲生子,其在西夏的崇高政治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