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范竟有些怕了:“杨兄……不可出卖张某。”
“杨某自有分寸!”杨彦全甩袖出门。
一刻后,舱中。
赵孟启正搂着一位美娇娘戏耍,杨彦全叩门而入。
“杨兄,有事?”
“船已行至平江府,接下来就得出海了。”杨彦全目不斜视的坐在赵孟启面前。
单从朋友的角度出发,赵孟启是个重情义的儿郎。若从继任君王的角度出发,赵孟启风流成性,近乎痴迷,此非名君之道,短寿之相昭然若揭。
“如此甚好,我还没见过海上行船风景,杨兄请尽早出发吧。”赵孟启此时心中急色,只想快快应付了杨彦全,好快活享受。
“赵贤弟莫急,此事尚有难处。杨某听闻近日海上不太平,想雇些好手护卫一二,奈何人生地不熟,不知赵贤弟有没有门路?”
既然张弘范不放心,那就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增加人手。
“这……”
赵孟启有些难以启齿,在京湖地界他可以肆意妄为,但在平江府还是有些忌惮的,平江府在两浙,离临安不远,他的所作所为传到临安也就一两天的功夫。
“杨某知道赵贤弟神通广大,就莫要在此藏拙了,早些解决了咱们好出发,也算赵贤弟出的一份车马钱,如何?”
杨彦全洋溢抬高赵孟启的能力,全然不问赵孟启的身份,留了一层窗户纸的同时给予赵孟启高度肯定,这种激将手法正适合十五六岁的赵刺史。
至于赵刺史的胡作非为只怕早就传到了赵官家耳中,这趟游历的初衷已然变味,也寒了设下考验之人的心。
“也罢,我就试试看,不成的话杨兄可别怨我。”
“赵贤弟出手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翌日。
杨彦全知道赵孟启手眼通天,但没想到会这么离谱。
当两艘六七十米长,二三十米高的七千斛神舟泊放在水面上时杨彦全再一次深刻认识到储君的实力。
大宋造船厂以明州、泉州、福州三地为首,近年来山东密州船厂异军突起,已有千斛神舟七艘、万斛神舟一艘。
这两艘神舟是平江府压箱底的宝贝,出自于密州船厂。
当然不仅是船,神舟上配了近千名箭羽甲士,车弩十数,火器若干。
“杨兄,如此可还有顾虑否?”赵孟启得意洋洋的问道。
“赵贤弟……厉害!”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真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