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日,他做不了主,需要面见皇帝,由皇上做决定。
得到满意的答复后,罗姑带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出城了。
在城外,找了一个隐蔽安全的地方,除了留下很少的一部分作临时用外,把其余的都掩埋了。然后迈开大步,向左木赶去。
张信没有返回东厂本部,而是进了皇宫。
还是在那间小书房里,崇祯接待了他。
比起前几天的会见,崇祯的脸色平和了许多,甚至脸上还出现了少有的微笑。
他的心情变得如此大好,主要是张信带来了好消息。
而在张信未到来之前,他的心情还一团糟,甚至还怒气冲冲地撕掉了几张来自前方的奏折。
那几份奏折都来自战火纷飞的前线,是前方统帅写给他的,十万火急。
内容也没啥新意,还是老生常谈,跟他要钱。
说由于已经几个月没发饷银了,已经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再不解决,恐要出现一些问题。
军官们坦言,前方官兵屡打败仗,剿匪不力,并不是军队战斗力不强的问题。而是饷银长期不到位造成的。没有报酬,狂喊口号,谁会卖命啊?军人也要养家糊口啊。
再不支付所欠饷银,提升一下士气,这队伍就真没法带了。
说的有理有据,却激起了崇祯的满腔怒火。
为啥?他也没办法啊。他难道不知前方将帅的心情吗?当然知道。可他也造不出钱来啊。这不,正在想办法吗。
张信到来后所说的一番话,使他看到了希望。他又开始信心满满,认为老天并没有抛弃他,他的王朝还有救。
而搞笑的是,最开始,张信的话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
当张信告诉他,清云寺的一个老尼去世了。
他头也没抬,继续批奏章。
张信又说这个尼姑不平常,他有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按身份她应是崇祯的长辈,因为她是万历宠幸过的女人。
崇祯翻了一下眼皮,仍没有说话。
直到张信说这个老尼有许多钱,都在清云寺大雄宝殿的地下宝内放着,应该有很多时,崇祯的注意力才被吸引。
他放下笔,两眼放光,问:“这是真的?”
“这虽然是她的一面之词,但其可信度却不容怀疑。我们在清理他遗物时,发现了许多物品,都是皇宫里才有的东西。因此她说的不会错,这些东西的来历清晰,都来自万历老皇爷的馈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