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进步。”宫明在团队会议上中二的说道。
在他的中二又热血的鼓舞下,四人齐心协力,共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他们不断优化机械结构,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中途还创新性地通过鸿蒙系统的帮助下设计优化了一套自适应感知系统,使扎古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任务进行自主调整。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制造和设计优化,他们已经完成了38%的工程。看着眼前这个18米高扎古骨架,他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期待。
“老四,你看扎古的骨架轮廓已经越来越清晰了。”室友于童兴奋地指着机器人说道。
宫明微笑着点了点头:“是啊,我们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就在这时,厂房的大门突然被推开,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坚毅的男子走了进来。他正是宫明的大师兄——张建国。张建国作为华国海军科研院武器研究中心主任,曾多次带领团队完成重大科研项目。当两个月前宫明和他说出毕业设计是建造一个18米的机器兵器的时候。他当时就激动不已,同时安排了这个军区内的老厂房和做好后勤工作,这些无疑给四人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师弟,你们进展得怎么样了?”张建国一进门就关切地问道。
宫明迎上前去,将这段时间的进展详细汇报了一遍。张建国听着他们的汇报,不时地点头表示赞许。
当他的目光落在扎古身上时,他的眼神瞬间变得炽热起来。他走到扎古前,仔细审视着每一个细节,仿佛在看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师弟,你们真的做到了!这个扎古的设计真的是跨时代,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你们四个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到这个地步。”张建国激动地说道。
宫明和室友们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这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
“大师兄,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现在核心动力还没开始呢,路还长着啊!”宫明谦逊地说道。
张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吧,我会全力支持你们的。你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后勤保障和资源支持,这些我都会帮你们解决好的。”
听到这里,四人心中顿时充满了感激和期待。他们知道,有了宫明这个大师兄的支持,他们的疯狂想法将更加接近现实。
这时宫明上前将扎古的核心动力图纸递给张建国,张建国接过图纸,仔细端详了一番,眉头渐渐紧锁。“师弟,你这设计……可是个大家伙啊!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炉,这不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