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很大,苦楝树,香茅和桉树我已经开始搞大规模的苗圃培育,这也是多亏了宋先生得帮忙。”陶温雅不好意思得说道。
“哎!嫂子客气了,我们家宋先生就是做这个事情,要不是嫂子带头,这事情也做不得这么顺利嘛。”老宋妻子谦虚的说着。
“来来来吃饭吃饭!”陶朗先作为在做年龄最大的开口说着“这杨先生才说大家今天家宴,这怎么说着说着又成了工作。”
“没办法啊父亲,启荣和我在一起的时候,也是聊着聊着就聊到工作了。”陶温雅也是无奈的。
“咱们啊!就是操劳的命,借着咱们政府口的同事们的话说,进了咱们**党,就是党会多。”老二开口调侃着。
“确实嘛,工作成了生活,生活呢又是为了工作。”杨向东也是不好意思。
“从魏晋南北朝时,士族和寒门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一种党争,东汉的宦官和士大夫。勉强也算是一种吧,所谓党同伐异,每个组建起来的小派系都是为了自己拍戏的利益做争夺。但是说到底还是利益争夺。”陶朗先开口了,说话也算是脱离工作话题但是却又于工作信息相关。
“陶伯说的还是比较中肯的,这就是所谓的结党营私么,但是说到底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政治纲领,或者说有一定纲领,但是支持者不多,或者是反对力量不仅是敌对党派皇帝本身的态度也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其实说起来大家是为了党争而党争,皇帝也需要把大臣分成小派系,以保全皇帝权利的稳定,而党政的结果基本上轻一点就是诬陷和流放,重的就是政变。
我们党派建立的初衷并非是为了什么党争,大家说到底都是志同道合,有一个共同的目的,进了咱们的房是有明确的政治纲领。陶伯虽然没有入党,但是有一个和陶伯年龄差不多的党员。其实陶伯和吴伯你们说以我们现在的能力完全可以气吞万里。但是我们一直没有这么做。无非就是我们不希望将事情又回到原始的那种地方。皇帝在上官僚在中,地方士绅地主在下的政治模式,或者说一个具体的词就是皇权不下乡。现在我们管辖范围内的各族百姓超过200万人,其中将近100万是南太岛屿的土着,而 100多万人中正式党员也不过5000人,预备党员3000人,青年团有人,看上去加起来有差不多2万人。占比1/50,但是依旧不够大明是一个快两个亿的人口。这点党员和干部撒进去连一点水花都溅不起来。我们要的是翻天覆地得改变,而不是一个照旧的治理模式。”
喜欢火红大明请大家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