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一只船队靠近鹿儿岛,萨摩藩也见到了李国助,看着李国助交给自己的圣旨,他很清楚这份从明朝来的明朝皇帝的圣旨如果送到德川家的手中,自己没好果子吃,此时这份圣旨是不是伪造的已经不重要了。(毕竟倭国伪造文件的事儿从唐朝开始就有了。)他可以认为这个金灿灿的明朝圣旨是假的,但是停在鹿儿岛港口之外的兴华公司战船是真的,而兴华公司从来不会单独提出要求,看着船厂的股份合同和让自己放弃琉球的要求,岛津家久确实有些难以抉择,不过李国助带过来的沙漏可不等他。随着沙漏就要流干净,李国助终于是走出房间,而等待的工作人员也发出了信息。
十月初萨摩藩根据合同将第一批30门火炮交付,在做抽样检查确定产品合格后被兴华公司送到了对马岛,而最后得几天冰封期,库页岛终于是将成品的蒸汽车头调试完成。而这两台车头也被运到了台湾。
“真的成了?”老宋摸着蒸汽车头沉默不语。
“那蒸汽动力的轮船。是不是也应该提上日程了?”老二没有那么惊讶反而说出了自己的期待。
“库页岛的工业部门说了蒸汽动力可以制作,但是目前的主要问题还是传动轴的寿命,你也不想开着开着传动轴断掉,然后飘在海上吧。”杨向东乐呵呵的对老二说道。
“此物虽然好,但是花费也确实太大了一些。”开口的是陶朗先。“我听说这台蒸汽车头,现在制作一辆需要将近20万两银子。如果换成铜板的话估计堆起来比这个火车头还要大。”
“哈哈哈!也不至于,其实如果真的细算下来的话,我们从万历四十二年就已经开始学习和研究,到现在13年了,如果从结果来推断过程那这个蒸汽车头的制作成本估计要在20万的后面再加两个零。不过陶伯,有些账不能这么算。我们通过蒸汽火车头的研究发展了自己的钢铁冶炼行业和机械制造能力。从简单的往复式锤打,到钻床车床,最后在码头上使用的重型蒸汽动力绞盘。这些其实都是在整个研发过程当中开发出来的,如果单纯的从设备的制造和使用成本来说我们已经完全收回了这些成本,甚至已经开始盈利,过科技的发展不能唯结果论。”杨向东开口说道。
“父亲确实不能这么算,就拿蒸汽动力得车床冲床来看,这种不依赖季节的稳定输出动力。完全取代了我们曾经一直沿着台湾地区河流才可以建立的水利设备。别的不说就说冶铁得数量,我们一年得钢产量就是10万吨,而铁产量是钢的三倍。”这次台北台中台南贯通铁路的蒸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