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一局招募工人,月薪……”
“丰收农场招募工人,月薪……”
“确实是好找工作!”李四成耳边络绎不绝的招募声音让他激动万分。和自己的老朋友甲长两人一边走一边询问工作内容。
四月初袁崇焕得到了崇祯皇帝新的任命,正式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登莱、天津军务。袁崇焕决定从山东直接到达北京,不过刚刚出了山东的他有些犹豫,此时他也不清楚的事,李嵩是三月份就已经得到了同意自己离任的任命。
这事情其实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因为东林党的全面反扑李嵩受到大量人的排挤,尤其是其在天启末任命登来巡抚这一职位的时候,确实有天启皇帝和魏忠贤的提拔,去的天启皇帝大家惹不起,但是已经死了的魏忠贤大家却可以站在他的棺材板上啐一口。而到了二月崇祯皇帝决定开始庭议处理辽东问题的时候,李嵩的辞职报告也被放在了崇祯皇帝的案头。对于登莱地区的重要性,不仅崇祯皇帝,而且殿内诸东林党的大员也很重视。
既然李嵩主动的滕出了这个位置,大家就在庭议上准备安排一个东林党的人,但是庭议结果是由袁崇焕兼任登莱巡抚。而孙国祯作为兵备道实际处理登莱事务,对于李嵩离任,孙国祯还在再站一班岗的安排,孙国祯其实也不太乐意,大明现在的政治局势实在是太乱了。而且现在做事的环境也太差。想搞事情,那么自己的官位就不保,但自己不搞事情,这位子实在座的没啥意思。在天启皇帝刚刚去世的那段时间,李嵩就与孙国祯两个人和董遇时谈了谈决定离任,不过那会大家确实也清楚,如果这时候这两个人离任,那么东林党的打击会紧随而来。而董遇时与登莱总部的意思是纵观其变,不要做过多的人事改变。二月份崇祯皇帝召开庭议的消息从京城传来,三月份李嵩就将辞职报告送了上去,就等着任免到期,不过作为兵备道的孙国祯只能再留任一段时间,毕竟现在其实没有什么明朝官员能靠得住。徐光启或许算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但是徐光启对于政治上的处理确实上不得台面。
但此时刚刚出了山东的袁崇焕却并不知道李嵩已经离任的消息,对于自己兼任登莱巡抚的安排,袁崇焕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第一时间去找崇祯皇帝,还是应该现在登来做一定的准备。
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先把官位的事情坐实,和崇祯皇帝确定一下搞一批钱粮用来采购登莱地区的东西,毕竟没钱啥事情都不做来嘛。
四月底,袁崇焕进京面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