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部落不仅粮食产量高,而且生活的也越来越好。这些部落也有些坐不住了,因为棉兰老岛这个粮食产量最多的地区现在被兴化公司定义为自治,所以双方为了利益不得通过价高者得的方式取得公司得利益分配。
时间就这么过了一年,越来越多的头人子女被接到兴华公司得学习,而且兴华公司同意以人换取商品的模式获得更多的部落孩童,导致仅仅一年时间棉兰老岛就有2000孩童被送到了在马尼拉的学校,而汉人提供得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工具,又让这些汉人如同香饽饽一样被各个部落疯狂邀请加入,到了天启七年初准备好的兴华公司员工进入棉兰老岛。
此时在兴华公司控制的后世菲律宾全境,与除去爪哇文莱的印尼,以及整个巴布亚岛地区兴华公司的汉人已经达到了30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毕竟在台湾地区还有18万。
随着人进入棉兰老岛,随之而来的就是那些对兴华公司持有敌对态度的部落开始袭击这些汉人,聪天启六年末到天启七年初,就有超过100人死亡,这份报告很快传达给马尼拉的杨向东,看着这份100人的伤亡名单。杨向东心中反而没有任何波澜,此时已经不是自己刚刚登陆台湾地区时候的窘迫局面了。那时候因为疟疾与给予当地土着的冲突,一年统计就有将近2000人死亡。而随着雇佣兵为辅助护卫队的大规模突进,前前后后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将台湾地区稳定下来。面对棉兰老岛这个未来的粮食生产大区,京华公司整个高层的意见是这1万人很有可能会被慢慢消磨掉,但是这种损失会随着既得利益者的需求而换取更多的移民进入,此时兴华公司在南太的兵力有8个主力团和10个民兵团,兵力加起来有人,大大小小的战船武装商船和近海船有400多条。对于这不到半年时间就损失100多人,其实有足够的心理预期。
而此时杨向东的主要工作内容还是通过对外开放的政策,相比于西班牙人武装殖民加强制传教,荷兰人对于香料群里的贪婪而树敌无数,兴华公司其实对于这些已产生的利益,没有在短期内就会快速获得的想法。反而是通过在台湾,在大明本土的优秀货物,进行超高性价比的贸易行动。而现在要做的就是与已经签订停战协议的荷兰人。以及远赴而来的奥斯曼商人以及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商船,已经更正规开放的贸易。相比于一些欧洲国家来的商人譬如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比较喜欢用银币来交付,荷兰人和位数不多的奥斯曼商人更喜欢以货换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