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历史上袁崇焕高光时刻的宁远之战也在天启六年的二月份开始了,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孙承宗离任后高第接手的事情,高第一上任,就命令大军全面撤退到山海关内。本来呢,明朝军队虽然战力不行,但是在正确的战略和占了地利优势下,明清两军隔大小凌河对峙,后金拿明军也无可奈何。四五年来也能相安无事。所以高第这个撤守的命令一下,关外很多将士都不干。
最激烈反对的有两位,一个是锦州右屯管粮官金启倧,此时的金启倧因为孙承宗在任时与陶朗先的好关系两人有非常不错的私人关系,金启倧也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锦州右屯卫装备了12门90炮和8门120火炮,燃烧性火箭800支爆炸性火箭2000支。
另一个就是守宁远的兵备道袁崇焕,这里可谓是重中之重了,90mm炮就有28门,120mm炮有20门还有八门180mm,臼炮便宜装备的也多,大小39门,而为了保证城头防御需求,在城内还储存了8门90mm炮,而火枪装备的都是一型燧发枪手雷火箭那就很多了,这也导致袁崇焕手守宁远的心更加强烈。
但是高第铁了心要撤,没办法。当时的情况,就像孙承宗的幕僚茅元仪所说,你不撤人家没把握,不会来打你,你一撤,露出空档,人家肯定干你没商量。所以到努尔哈赤大军出击到了锦右的时候,只剩下几千士兵留守,还有十几万石粮。少部分锦右的将士撤下来不愿入关的,就合并到宁远驻守,其中就包括金启倧。
不过现在就差很多了高第安排的盖州守卫官李成友和预想中的一样,为了掩护宁远锦州一线的撤退,要求盖州卫士兵主动向对面的女生发动进攻。但是登来军军官全体表示拒绝。愤怒的李成友将团长和团部官员全部通过携带的人手控制了起来,结果是没有引起什么严重的兵变,但是盖州士兵自发在各个军营门外手持木棍与进入军营发布命令的盖州守卫官李成友的手下成了对峙状态,眼看着要成为一场兵变,李成友不得不书信给高第,让其居中安排,信件得速度很快,两天后船只将高第的回信送回来,告知李友成,自己已经要求登莱巡抚袁可立下令,不过袁可立黑高第的回信时不建议登莱军出兵,毕竟为了防御这支登莱军。女真人预留了2000骑兵和3000步兵,而且女真也是装备了火炮的。主动出击牵制作用起不了,反而有可能导致军队覆灭。
双方的官司打到了内阁后,内阁本就不确定撤还是坚守的讨论又开始了,不过女真人确不想留着盖州地区的登莱军。
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